“永遇乐”这个词牌名的来历有一个忧伤的故事。唐朝有个诗人杜秘书,工于填词。他邻居的有个小女儿叫酥喷鼻香,非常俏丽聪慧,所有才子佳人曲子都能吟讽背诵,特殊喜好杜秘书写的词。郎情妾意,私订终生。世上没有欠亨风的墙,这件事被酥喷鼻香家的一个仆人创造后,报告了主子。由于没有媒妁之言,加上酥喷鼻香的父母武断反对,诗人被告了官,判了刑,发配到迢遥的河朔。临行前,他为酥喷鼻香写了一首《永遇乐》诗,酥喷鼻香拿着这首词,连唱三遍,声竭而亡。
永遇乐

【经典词作: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往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落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是一首思念英雄、感慨历史的诗篇,但是,说英雄,谁是英雄?大概正是作者自己。正所谓:“诗言志”,不管墨客说的是谁,归根结底,说的都是他自己;不管墨客说的是历史还是传说,末了,说的都是现实,是当下。事实上,一首诗,便是一个自我的天下。
【经典词作: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蔼象,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喷鼻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侧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干瘪,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想熏染。
【经典词作: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
燕子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宅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词人到临徐州,宿于唐代名妓关盼盼的燕子楼。他从自己今日凭吊燕子楼,推测到异日后人又将凭吊自己所建的黄楼,一种人生须臾、兴废无常的感慨袭上心头,使他深有\"大众古今如梦,何尝梦觉\公众之慨。
【经典词作: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喷鼻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
【经典词作: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风接风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美男梳洗。红叶流光,苹花两鬓,苦处成秋水。白凝虚晓,喷鼻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词人在中秋之夜由于风雨而困居在室中,只得移孤灯,照独饮,冷生僻清凄悲惨惨戚戚度此佳节。虽能对影成双,终是孤独一人在逐步地饮酒销磨残更罢了。
【经典词作:徐灿】永遇乐·舟中感旧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重作冯妇,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悲惨。顺治二年,陈之遴出仕清朝。不久,徐灿携子女北上京师,与之团圆。题为“感旧”,是由于作者十年前曾有北京之行。今日重来,桃花无恙,燕子依然,但人事全非,旧悲新愁纷至沓来,尽寓于此一篇小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