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流水曲.mp3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8:19

《望庐山瀑布·其一》

唐·李白

古诗词赏析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李白 唐诗三百首

西登喷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天河落,半洒云天里。

仰不雅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旁边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古诗今译:

从西面登上喷鼻香炉峰,向南看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率快如追风逐电,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不雅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个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羽化,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注释讲授:

⑴庐山:别号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⑵喷鼻香炉峰:庐山喷鼻香炉峰有四。
此指南喷鼻香炉峰。
因烟云聚散,如喷鼻香炉之状,故名。
关于喷鼻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⑶南见:一作“南望”。
⑷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⑸“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壑(hè),坑谷。
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此二句化用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句意。
歘(xū),迅疾貌。
飞电,空中闪电。
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涌如今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⑺天河: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⑻“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⑼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此指大自然。
⑽“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江月,一作“山月”。
⑾“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旁边青色的山壁。
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⑿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⒀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⒁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⒂无论:不必说。
漱:漱洗。
琼液:传说中神仙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
⒃还得:但得。
一作“且得”。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熏染的污垢。
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⒄“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谐,谐和。
宿所好,向来的爱好。
一解为故人故友。
宿,旧。

品鉴鉴赏:

这首诗是五言古诗。
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
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
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不雅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
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述瀑布;第三层,从高下四旁来陪衬瀑布之动态。
末了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夷易。
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
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墨客的惊叹。
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天河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
末六句抒写墨客的志趣和欲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壁。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朴实真切,气候浑成。
墨客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传染人的力量。
李白长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旷达的情绪之最得当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这首五古正是如此。
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
墨客寄情于山水,从“西登喷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末了三句是抒怀之句。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解释墨客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表示李白的洒脱之风。
在庐山美景之下,墨客借景直抒胸臆,措辞朴实真切,但仍能传染读者。
第一首虽是古诗,个中却有不少对仗。
古今读者多谓此首不如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
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以余不雅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凿空道出,为可喜也。
”韦居安《梅硐诗话》亦谓此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并认为“非历览此景,不敷以见诗之妙”。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庄严宁西南),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幼年随父搬家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四十二岁时入京,任翰林学士,但只一年多就离开长安,长期过着流落生活。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墨客,有“诗仙”的美称。
他与杜甫并为唐代最著名的墨客,合称“李杜”。

笔者小札:

《望庐山瀑布二首》这组诗确实是两首,第二首诗流传很广,曾当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一首鲜有人知,以是本日推举给大家。
第二首本公众年夜众号也更新过,须要的可以自行查看《望庐山瀑布》李白。

编辑:小孤鹜®

我们倡导终生学习

如有缺点欢迎示正

感谢你每天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