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十首爱国词,走进词人的精神天下,感同身受他们的爱国心。

1、《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首爱国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首创了崭新的道路。
后又作出利箭射向仇敌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奥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激情亲切和英雄气概。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生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英气。

2、《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上片写作者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迫切心情。
下片写了三层意思:对金贵族抢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欲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羞辱之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不雅观主义精神。
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肚量胸襟。

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冲动大方,年夜方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恨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役的名篇。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然而这首词虽有豪放之因却非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抑扬、悲壮苍凉之作。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
孙权盘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落地。
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赏,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偷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训斥。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言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冒失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革,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欲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凄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词描写了作者生平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比拟,反响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斗志昂扬,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落望;下片抒写仇敌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全词格调苍凉悲壮,措辞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传染力。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以是,词的情调表示出幽咽而又不失落开阔深奥深厚的特色。

5、《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楚。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
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一觉醒来双泪垂落。

词的下片续写作者昔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
有谁与我同登高楼?我永久记得一个晴朗的秋日,在高楼眺望。
往事已经成空,就仿佛在梦中一样平常。

全词以“梦”为中央,集中写“空”,笔意直白,存心挚真。
全词八句,句句如口语入诗,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
全词有感慨,有追忆,有无奈,有悲苦,这统统因其情真意深而动听不浅,同时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显其曲致婉转。

6、《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宋代: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细细算来十年官场沉浮,人在十处度过十个中秋。
旧梦未了今秋忽如新梦,飘然人到黄鹤旧时山头。
老子今夜豪兴不浅,忽忆当年庾亮守鄂州,天教历史上的聚会重现,我辈目前宴饮赏月在南楼。
迢迢银河暗淡无光,独见一轮皓月当空浮。

江北烟散,江南雾收,江水平似白练滔滔东流。
山河破碎,南北分裂,月光依然照临一片清愁。
月中嫦娥冷眼相看,当笑我白发东归,空损貂裘,壮志不酬。
我今举杯邀明月,肯否与我结伴共去沧洲?

这首词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分裂的哀怒,对岁月虚度的惋惜,这首词的意境是豪放、阔大的,风格洒脱洒脱,措辞流畅自若。

7、《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宋代:佚名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由。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成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顾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这首词写于公元1130年,金兵在杭州大肆掳掠后,于北返途中,遭到韩世忠阻击,大败;于此同时岳飞和钱需、吴蚧也都大败金兵。
在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南宋朝廷却重用奸臣秦桧当宰相,大肆伤害抗金爱国人士,实行屈膝降服佩服卖国之策。
因此,有人在吴江长桥上写下这首《水调歌头》。

我以前曾几次乘舟经由太湖,如今我重来此地,为什么总以为愁恨像湖上的云、湖中的水那样多呢?我准备把匣中的长剑,换成一叶扁舟,归隐江上。
做官本不是我要做的事情,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都被延误了。

切上鲈鱼,斟起美酒,放声悲歌。
成长在太平盛世,切切没有料到本日要饱尝兵戈之苦。
我想要倾泻三江的水浪,消灭尽金人侵略者,决不要停战求和。
但转头来看看朝廷,朝廷无意收复失落地,让人伤心垂泪。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收复祖国山河的年夜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上片写重游太湖的感触。
太湖之景天下胜,而今沦陷,可自己又报国无门,只好终老江湖。
下片着重抒怀,作者先用鲈鱼、美酒来强调太湖的美和沉着的生活,接着写和平生活遭受毁坏,激起报国雪恨的爱国热心。
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8、《柳梢青·岳阳楼》宋代:戴复古

袖剑飞吟。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带着短剑到处歌吟,洞庭湖和青草湖,明净的秋水深又深。
在雄伟的岳阳楼上,眺望万顷粼粼波光,迎着西风洞开衣襟。

用不着带酒登上高楼,问你有酒又与谁共斟?人间间的事一直变幻,只有湖中那一点君山,依然故我,自古如今。

这首词一开始情调昂扬,颇有为面远景所陶醉的意思,进入下片往后,先用无人共斟道出自己的孤独和苦闷,后以人间变尽点破忧国主题,有如千斛浓愁凝聚笔端。
题旨虽在表现词人的深广忧虑,但篇中不仅毫无局促窘迫的影子。
相反,还能把执著的爱国激情亲切同超脱的仙风逸气结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词中的感情虽然几次再三变革,但意脉始终不断,再加上流畅旷达的语句,天真自然的措词,形成了豪健轻快的分外风格。

9、《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宋代: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羽觞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这首《临江仙》所反响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流落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域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年夜方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悲惨。
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10、《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宋代: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漫漫永夜让人提不起精神,郁郁寡欢,如今只能在梦里见到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习的京都街道。
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样平常,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
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朽迈一样快要过去了。

这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感情,写得委婉弯曲,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
写出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小儿百姓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