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欣赏部分检测试题(一)
韶光: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当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笔墨,完成1~3题。
在遭遇短暂的冷遇和忽略之后,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觉得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楚之后才有的内心觉得。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盛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互换办法,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墨客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真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解释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纵然是李白,也可能便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盛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去世去数十年后才建立,该当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子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海内地盛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天下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冲动在心,存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便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去、相逢、游历和从军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付故乡的留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细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比较,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解释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只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期的作品也无法稠浊,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期,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期。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宝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乃至是徐志摩的诗总以为要好比今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韶光和间隔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盛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劈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津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对付唐诗的理解,下列各项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绪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以是可以肯定,个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办法,又被作为盛行歌曲的歌词,个中尤往后者为多。
D.纵然是大墨客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逐渐不再盛行了,唐朝墨客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文本对盛行歌词和唐诗进行了比较,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终极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盛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盛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冲动在心,存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禁绝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解释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该当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子有一定的关系,以是难以盛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盛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宝贵的。
D.韶光和间隔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盛行歌曲的歌词在多少年后该当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古诗文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大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报酬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 ,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精确的一项是(3分)( )
A.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B.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C.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 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D.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干系内容的讲授,禁绝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不第”指科举考试应试未中选,也叫落第、下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布衣”顾名思义是布做的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衣饰。唐朝规定五品以上佩鱼符袋。绯衣指紫色衣服。
D.“床”早在神农期间就已涌现,当时的床兼有卧具和坐具双重功能。此处的床指的是坐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剖析和概括,禁绝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由于文章写得好,仍旧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由于自幼同房琯就有厚交,以是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时,极力上疏救助。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以是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体谅杜甫的放荡行为。
D.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去世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末了去世在耒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10分)
(1)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大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
译文:
(2)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33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荔枝喷鼻香近
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喷鼻香雾。薄暮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④。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④唐代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
⑴词的上阕描述了一幅若何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5分)
答:
⑵词的下阕利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个中的两点结合诗句简要剖析。(6分)
答: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①(其八)
杜 甫
昆吾御宿②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③。
喷鼻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④昔曾干气候,白头吟望苦低垂。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刚结束,墨客时年55岁,流落至夔州。②昆吾、御宿:汉宫苑名,在长安一带,墨客年轻时曾与诗友畅游该地。③紫阁峰:在长安附近,为终南名山。渼陂:湖泊名,传其水味、鱼味均美。④彩笔:相传江淹少时,曾梦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晩年又梦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自后作诗,再无佳句。后人因以“彩笔”指词华富丽的文笔。
⑴ 联的语序是颠倒的,请将其还原,并剖析“喷鼻香稻”、“碧梧”前置对表意的浸染。(5分)
答:
⑵尾联表现了墨客若何的思想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敷不雅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由于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⑴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
答:
⑵诗中利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 。
⑵周邦彦《苏幕遮》荷花触动墨客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是: , ,逐一风荷举。 ⑶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措辞笔墨利用(23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精确的一组是(3分)( )
A.阴霾(lí) 美姝(shū) 旌旗(jīnɡ) 攻讦(jié)
B.犀甲(xī) 雪霁(jì) 逶迤(yí) 单于(chán)
C.枭雄(xiāo) 玉箸(zhù) 薜荔(pì) 谄媚(chǎn)
D.小觑(qù) 瀚海(hàn) 奚落(xī) 渔樵(jiāo)
1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阐明,禁绝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弹奏
B.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仇恨
C.但愿长醉不愿醒 但:只
D.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漫长
1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其女之美,宛在面前,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女子的绵绵情思。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用一个令人憧憬的深情比喻,劝勉正在读高三的堂弟。
C.“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一位游子望着暮霭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和的南飞的大雁,轻声吟唱着。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某省高考满分作文得到者由衷感慨,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总有写不完的趣事儿。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笔墨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走出465窟,这正是当年乐僔和尚看到三危山放射残酷金光的时候。三危山“三峰耸峙,如危欲堕,故云三危”。 , : , , 。 ,还有那美妙的箜篌、琵琶、羌笛……飞天漫舞,千佛拂空,一个富丽堂皇的瑶池展现在面前。
①三峰奇迹般地化为庄严肃穆的三世佛
②在一片金碧辉煌之中
③湛蓝的天穹中,飞舞着彩云、宝带
④重重拥卫的小峰,顷刻间化为弟子、菩萨以及天龙八部
⑤它横亘于广袤无垠的瀚海之上,恰如三根直插云天的桅杆
⑥它给予莫高窟的创建者以最初的灵感
A.⑤⑥②①④③
B.⑤⑥③④①②
C.⑥⑤②④①③
D.⑥⑤③①④②
16.请结合语境,不才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敬语。(5分)
近日,有网友总结了一系列快要失落传的中华礼仪用语,引发浩瀚网友的热烈谈论。如初次见面用______________,良久不见用_____________;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体谅用____________;赞人见地用_____________,自身见地用鄙见;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______________,等等。
17.下图是某市沙洲中学首届“校园体育艺术节”的会徽设计图,请结合学校名称及活动主题,对此创意予以讲授。不超过80字。(6分)
答:
四、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遐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飞机上有这样一种征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乘客,头等舱的乘客每每是在看书,公务舱的乘客大多看杂志或用条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乘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谈天的比较多。在机场,嘉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哀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分开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