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如宇宙之简化,其法则至简。曾经用其占卜和算命,至今民间算命与风水文化亦用其理。其包罗万象,涵盖自然、社会、人文之思想。微能不雅观人生,宏能不雅观宇宙。它彷佛有些神秘,研究者好奇其妙,无不想从个中得到点什么启示。此处,我们来浅谈一下它的由来。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古至今,易经影响着中华文化方方面面,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无不受益于它的滋养和启示。儒、道、墨、法、纵横、兵、阴阳、五行、中医等思想都能从易经那里找到思想根本,易经可谓是宇宙人生之法则,中华文化乃是易经之文化。
传统认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三位“贤人”的集大成果和三个时期的发展。上古伏羲画八卦,中古周文王重合八卦而成周易,下古孔子整理易经而作易传。这一说法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所述,这也是自古以来我们对易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主流不雅观点。我们现在所能学到的易学,皆自于八卦、周易、易传之思想。
经由“三圣”和“三古”的发展与总结的易经而造诣其系统性和完善性。因此说,易经是集多聪慧和多时期发展而成的完善的思想体系。传承至今,其包含易符、易经和易传。并且各学派思想无不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易经起源与发展历史传统不雅观点
然而,我不雅观《道德经》之思想,隐约以为老子对《易经》的领悟比孔子更加深刻,老子思想对《易经》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道德经》同样阐释了易经的大略单纯、变易和不易之思想。
我猜想,大概《易经》在周文王时期已经是完全的思想体系了,后来各流派之思想都是基于易经的根本和启示而发展来的。《易传》是对《易经》的阐明,《道德经》之思想也是从《易经》之思想发展而来。
大概《易经》不是易学之最初源头,最初源头是《易经》前面的那些符号,即由“阴”爻和“阳”爻组合的八卦和六十四卦。
大概易符(或叫易卦)早就涌现了,周文王只是从八卦和六十四卦中得到领悟作“经书”而创造“易卦之经”,即《易经》,又称《周易》,实在便是对易卦之阐明。后来孔子在学习《周易》的根本上创作《易传》。而易卦(或叫易符、八卦和六十四卦)是由伏羲氏和神农氏所创,伏羲氏创八卦,神农氏创六十四卦。
如此,《易学》之起源和发展史经历了八卦——六十四卦——易经——易传——易经运用。如今我们看到的《周易》书本内容包含八卦、六十四卦、经文、传文。
历史上易学有三种,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
大概八卦便是《连山易》,六十四卦便是《归藏易》,《易经》便是《周易》,三者之间是传承关系,并共同构筑了易学的思想体系。
易经起源与发展历史猜想猜想
以上是我对易经由来之浅谈,含有猜想之元素,如有不对之处,请读者给以辅导和更正,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