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是一首《全唐诗》中的非范例情诗,来自孟郊的另类情诗。孟郊其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因喜诗爱诗被称为“诗囚”的人物,平生存诗500余首,经典作品是《游子吟》和《登科后》。在世人眼中,他并不是一个善于写情诗的墨客,这首名为《怨诗》的作品是其平生最经典的情诗,仅20字无一怨字却句句是怨,读完令人回味无穷。后世对此诗也是倍加推崇,清代文人黄叔灿称它为“奇文至文”,更有人称它能“泣鬼神”,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怨 诗》
唐.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去世!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与一样平常的情诗不同,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痴情而又断交的女子形象。在这首诗中没有“凄悲惨惨戚戚”的哀怨,也没有“为伊消得人干瘪”肉麻,全诗以一个体致的想象表达了女子的相思。诗的大意实在很大略,便是:真想试着将你我眼角的泪水,都滴入到荷花池中。看看满池的荷花,今年到底是因谁的泪水凋落。
虽然此诗写的仍是闺怨,全诗却并没有一个“怨”字,所有的怨都藏在了字里行间。女子的怨意太深,以是才会有拿对方的泪水来比试的想法,一方面她想知道对方有几分爱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对方明白自己的一片心意。
诗的开篇就干脆利落,妾与君两处相思,两种心境,两份相思泪,就滴入两处荷花池中。写相思泪的作品不少,但是像这么新奇的想法则是孟郊创始。墨客将无形的相思,化成了有形的相思泪,而又别出心裁地要通过花来丈量泪水,令人面前一亮。
而后两句则是女子的设想,文坛一贯有花因人的多情而凋落的说法,既然如此那谁的泪水更苦涩更多情,就更易催花谢。为什么要选取荷花而不是其它花?正是由于它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唯有它做自己一片至心的鉴证者。
纵不雅观全诗,短短20字无生平僻,却令人回味无穷。从构造上来看,每句紧密相联,一环扣一环,如一篇叙事短文,一气呵成,令人叫绝。
从意境来看,全诗并没有景物渲染,都因此女子的口吻一笔道出,但因笔锋干脆有力,字句断交果断而显得颇有气势。而其最妙之处,在于“怨”而不露,女子并非真的要和对方比相思,而是怨对方不知自己的心意,更怨对方无法回应自己的痴情。作为“苦吟”派墨客的代表,孟郊写诗一向讲究炼字,不少诗作都略显晦涩,但这首诗却写得如此坦直动人,这也是此诗能打动人心的缘故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