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过得飞快,从早春的草木萌动到暮春的繁花似锦,彷佛一眨眼的功夫。

又是一年三月三,鹞子飞满天。

童年的春天那么残酷,童年的三月三那么清新,童年的歌谣还在耳边回响,岁月却匆匆走过了那么多年。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群公禊饮,于洛之滨。
——唐 陈子昂

三首三月三的古诗词三种迥然不同的心境看哪一首能打动你

古时的三月三日,又被称为上巳节,人们在这一日沐浴兰汤,宴饮聚会,赏花游春,曲水流觞,这是一个特殊有仪式感的节日。

这些习俗在古诗词里有很好的记载,我们一起来读关于三月三的古诗词,去重逢旧光阴里的节日,品味古人的心途经程。

01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喷鼻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宋.贺铸《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赏析:三月三日上巳节,京都汴京九曲池畔,和暖的东风里轻拂着优柔细嫩的柳枝。

水边嬉游采兰沐浴的游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迷了马儿的眼睛,弄脏了游人俊秀的衣衫。

面前的情景,不由得令墨客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江南,想家乡的特产苦笋和鲥鱼,惦记它们鲜美的味道。

惦记那暮春时节的傍晚时分,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的苏州城,惦记轻拂的那晚风,惬意又恬淡,惦记那河汊中的归舟逐步落下风帆。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汴京的上巳节,游人如织,车马如云,喷鼻香尘迎面,繁华热闹。

词的下阕怀念故乡苏州的春景,烟水蒙蒙的日暮时分,归帆点点,晚风恬淡,统统都是那么悠然宁静。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干瘪。

一个人无论走了多远,离开多久,心中绕不开的始终是那个叫故乡的情结,这个三月三,随人虽身处繁华,却难思乡的落寞之情。

词人简介:贺铸,北宋词人,儒客大家,字方回,出身贵族,能诗文,尤善于于词, 有《东山词》存世。

02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示楼南玩月牙,玉钩素手两纤纤。
——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赏析:三月初三上巳节,春光残酷,柳絮纷飞,飞扑在宫殿的窗户上,堂前紫燕翩跹,来回穿梭,翅膀轻拂着房檐。

宴会上乐曲悠扬,那些身着新春衫的舞女们载歌载舞,让参加宴会的人们如痴如醉,以至于温好的酒都放凉了。

阶下池水澄澈,水照人影,胜如看镜;高大的门户掩映在一片盛开的花丛前,犹如挂着一幅俏丽的花帘。

人们欢聚一堂,乐不思蜀,天边月牙初升,满堂烛影摇红,美人素手纤纤,天边月儿弯弯,这天上人间相互交织成的俏丽画面,令人叹为不雅观止,意犹难尽。

参考墨客《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可知其这首诗该当写于这年的三月三上巳节。

彼时, 天子赐宴曲江池畔,群臣们在池塘边临水宴饮,不雅观看唯美的柘枝舞蹈,共度欢快时候。

白居易的这首诗笔调柔柔,节奏明快,绘声绘色,如一幅写意画一样平常,把曲江宴乐形神兼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起意犹未尽之意。

墨客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喷鼻香山居士,诗字画俱佳,有“诗魔”之称,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有《白氏长庆集》等著作传世。

03

三春淑气动萌荄,膏雨知时四野皆。

东作共看沾溉足,西成咸庆岁时谐。

柔桑陌上青含秀,稚麦田间绿正佳。

伫览霏霏飘洒意,眷予兆庶少抒怀。
——清 胤禛《三月三日得雨》

赏析:春回大地,草木萌动,暮春的三月三日,一场好雨合时而至,悄悄地润泽着天地万物。

向东看,这充足的雨水足可以令农作物尽情成长,向西看,是农夫的欢呼雀跃,庆贺好雨来得及时,丰收在望了。

阡陌上新嫩的桑条在小雨中轻轻摇摆,野外里的麦苗青翠可人长势恰好。

墨客久久地伫立在飘飘洒洒的春雨中,心情惬意,风调雨顺,四季和谐,百姓就可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是多么宽慰民气的好事。

这个三月三由于一场及时雨,令墨客喜不自禁欢欣鼓舞。

虽然隔了久远的光阴,但是那份清新通亮仍旧跃动在字里行间。

读者依然能感想熏染到彼时的那份宁静和美好,由于,那份欢畅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心里装着庶民社稷的人才会有。

墨客简介: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天子,入关后第三位天子,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政绩显赫,被后人称之为铁腕天子,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浸染。

目前魏紫放晴檐,丽景十分添。
一年最好惟三月,谁频见、两度重三。
——清 陈维松

暮春三月,是春季的末了一个月,春天会在这个月里残酷到极致。

你瞧,就连那贵为花中皇后的牡丹都早早地盛开了,又为春天增长了十分春色。

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
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
——南北朝 沈约

流年似水,岁岁三月三,草长莺飞又一春,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除了珍惜,无他。

我们一起欣赏了三首关于三月三的古诗词,体会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心境,那么,有没有一首令你心动呢?

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回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感激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