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构思新颖,遐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发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迫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发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抽芽而新奇、惊异、欣喜的神色,十分真切。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色。这实际是墨客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韩愈《春雪》硬笔练字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仲春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原文、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以为北方春来晚,直到仲春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唐.韩愈《春雪》意境图
注 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月朔。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异。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唐.韩愈《春雪》意境图
译 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仲春,才惊喜地创造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以是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与友友们共勉。欢迎友友们示正、点评。
共同学习,每天向上,抄书快乐!
抄书写字第273天
每天向上1964
2024年3月11日
韩愈雕像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师长西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