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译文及赏析

春 望

唐 杜甫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考总复习古诗词之春望八年级上册 一原文

(译文)首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破败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可是面前却是乱草丛生。

(赏析)首联写春望所见:沦陷后的长安景象悲惨,表达了墨客忧国伤时的情绪。

“破”字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残败景象;“深”字写出了战乱后的长安城乱草各处,林木苍苍,借以反衬人烟稀少,渲染了一种凄凉气氛。

(原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感伤时势,看到鲜花反而落泪 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赏析)触景生情,描写“花”“鸟”这两种春日的美好景物,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心惊。
表达了墨客感时伤事的感情。

“感时”承上,“恨别”启下,层次分明。

(原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译文)战事连续了几个月扔一直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赏析)“抵万金”利用夸年夜手腕,极写家书的宝贵,表达了墨客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深化悲愤之感。

(原文)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一头白发愈搔愈少,头上切实其实插不住簪子。

(赏析)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蕴藉地表现了墨客内心难以排解的忧国、伤时、思家之情。

“白头”是写实,写出了墨客的苍老之态。

“搔”是对墨客想要排解而不得的细节描写。

二、文学知识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被称为“诗圣” ,其诗享有“诗史”之称。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三、主题归纳

全诗环绕“忘”字展开,融情于景,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墨客忧国思家之情,反应了墨客渴望安宁、神往幸福生活的欲望。

四、针对性演习

1.请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

(参考答案)触景生情,描写“花”“鸟”两种春日的美好景物,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达了墨客感时伤世之情。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家书抵万金

”一句历来被人们称颂,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抵万金”利用夸年夜的修辞手腕 ,极言家书宝贵,表达了墨客对妻儿的强烈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