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本日给大家分享6首中秋节古诗,一起重逢墨客笔下的唯美中秋~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域,节日里看这玉轮下的树影,韶光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正值中秋佳节,月光透过院中梧桐,在地面投下树影。墨客羁旅他乡,无法与家人团圆,由望月遐想到嫦娥在清冷的月宫中只有孤单摇荡的桂树相伴,也会有惆怅和怨恨,从而委婉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情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彷佛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滞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范例特色,写出了中秋的独特夜景。
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怀,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墨客对月怀念朋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奥深厚蕴藉。
“月到中秋分外明”,墨客中秋夜望月抒怀 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述,表现了墨客寂寥、孤单的心境,抒发了墨客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上苍夜夜心。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该当后悔窃取了永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上苍夜夜孤寂。
寂静的永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遐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听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由于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去世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这首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墨客自伤之情。墨客以诗中嫦娥的遭际来抒发自己本欲在仕途上求得进取,而实际却导致长期流落流寓的不幸。表达了墨客对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感。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玉轮。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墨客借传说咏月,为中秋之月增长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天景色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空隙之余溜达在秋日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以为心里空虚忧郁、心里惴惴不安。
本日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玉轮,今年的秋日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前两句写墨客在得闲的时候于秋日的夜晚吟咏,以为世间万物都显得那么悠远、深奥深厚,有着一抹淡淡的愁绪。
后两句接点明了中秋的主题。中秋之夜,玉轮是最主要的象征,它不仅代表着团圆和美满,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墨客在这里表达了如果没有玉轮,那么这个中秋就失落去了意义,一年之中的秋日也就白过了。
诗中流露出墨客对中秋月圆夜的器重,以及对生活中美好光阴的感慨。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怎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 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 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玉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备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墨客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