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南师范学院读书时便志于写一部宋词史,而且草成了初稿,当然那是很稚子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以来,又准备写词史,但发觉这并非易事。由于学术性的专史不是知识的大略罗列,哀求对宋词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尤其对著名词人更应有负责的磋商。这样一定会碰着各种各样的学术疑难问题,而又理应逐一办理,此外似无其他捷径。后来知道词学界已有词史新著即将完成,我遂放弃原有操持,决定选择宋代有特色和影响的著名词人进行研究。这样,我既可集中精力,又可避免某些客不雅观条件的局限。近十年来,在研究过程中陆续揭橥了关于宋代词人业绩考述、词集辨证、作品赏析、作家评论及宏不雅观思考的系列论文。
关于两宋词名家的选择是我颇为犹豫的,也是词界师友甚为关注的。宋代有词作传世者共一千三百余家,个中可称为名家的不少。宋季词人张炎于宋亡后撰著的词学专著《词源》,于媒介里谈到“旧有刊本《六十家词》”,这应是两宋较有影响的名家词集汇编,但早已佚,无可详考了。明代毛晋重新编集了《宋六十名家词》,而实为六十一家,分别是: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黄庭坚、秦不雅观、晏几道、毛滂、陆游、辛弃疾、周邦彦、史达祖、姜夔、叶梦得、向子、谢逸、毛幵、蒋捷、程垓、赵师侠、赵长卿、杨炎正、高不雅观国、吴文英、周必大、黄机、石孝友、黄升、方千里、刘克庄、张元幹、张孝祥、程珌、葛立方、刘过、王安中、陈亮、李之仪、蔡伸、戴复古、曾觌、杨无咎、洪瑹、赵彦端、洪启夔、李公昂、葛胜仲、侯寘、沈端节、张榘、周紫芝、吕渭老、杜安世、王千秋、韩玉、黄公度、陈与义、陈师道、卢祖皋、晁补之、卢炳。由于宋代文献在元代大量散佚,毛晋在搜集过程中“随得随雕”,甚至如张先、贺铸、李清照、周密、王沂孙、张炎等名家词,都因客不雅观条件限定而未曾收入。毛晋确定的名家是广义的,严格说来这六十一家之中有的是不配称为名家的。清代冯煦编《宋六十一家词选》,他是赞许毛晋所列之名家的。晚世词学家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选宋词六十九家,选取的标准虽然比毛晋恰当得多,而仍过于宽泛。在宋词里虽然名家很多,但真正可称为大家的毕竟较少,而堪称为我国文学史上古典作家的就更少了。如刘毓盘说:“究之宋人之词,与唐诗相等,荆璞隋珠,俯拾即是,其成名家者多,其成大家者少耳。”(刘毓盘《词史》第107页,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1年)清代周济编的《宋四家词选》,选了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四家,以“领袖一代,余子荦荦,以方附庸”(《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戈载的《宋七家词选》,选周邦彦、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为七大家。这两个选本所选之名家又过于狭隘,侧重于南宋词人,具有明显的艺术偏见。晚世词家陈匪石于1927年编著的《宋词举》,“方有宋十二家之拟议”(陈匪石《宋词举》,正中书局,1947年),选了北宋六家:柳永、苏轼、晏几道、秦不雅观、贺铸、周邦彦;南宋六家:辛弃疾、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后来他又有所改动,以为“十二家之甄选,乃二十余年前之见地。比来研讨所获,略有变更。以史达祖附庸清真,有因无则。而北宋初期,关于令曲已开宋人之风气,略变五代之面孔者,则为欧阳修。且欧阳公近体乐府慢词不少。其时慢词虽未成熟,而其端已由欧阳发之。爰拟南宋删史,北宋增欧阳。南宋五,北宋七,仍为十二”(《声执》卷下)。晚世词曲家吴梅在《词学通论》里论北宋词时列举了晏殊、欧阳修、柳永、张先、苏轼、贺铸、秦不雅观、周邦彦八家,论南宋词时列举了辛弃疾、姜夔、张炎、王沂孙、史达祖、吴文英、周密七家。他以这十五家为两宋词坛的领袖(吴梅《词学通论》第7章,商务印书馆,1933年)。陈匪石所举十二家,除晏几道而外,别的十一家都见于吴梅所列十五家之内,若加上小晏则共为十六家。他们确是宋词名家,但也并非十分完善,例如李清照是特出女词人而未列入,而史达祖则已为陈匪石所舍弃。只管如此,陈匪石和吴梅关于两宋名家词的确定,至今仍颇为词学界所认许的。
我所选择的两宋词家是晏殊、柳永、欧阳修、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刘克庄、吴文英、王沂孙、张炎,共十二家。这与吴梅的十五家略有出入:略去张先、秦不雅观、贺铸、史达祖、周密,弥补了李清照与刘克庄。所略去的五家虽然也是名家,但他们在词史上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有的则是缺少独创的艺术风格。这各类缘故原由不宜于此详加评说了。就这十二家词人而言,他们都是精良的词人,或者可以称为大词人的。
北宋晏殊上承五代词之绪余,而又有新的艺术特点,不愧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柳永创作了大量长调作品,为长调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其词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而深受广大民众欢迎。欧阳修是北宋诗文改造的领袖,对词体作了改造的考试测验。苏轼继欧阳修以诗为词,使词体改造取获胜利,首创了豪放词风,改变了传统词的面貌。周邦彦在艺术上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标志词的艺术技巧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北宋后期的文学主潮在其词中得到光鲜的表示。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女词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理论,其创作丰富了宋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技巧。
以上六位词人在北宋词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有重大浸染的。他们分别表示了各个历史期间的社会审美空想和艺术的代价取向。
我在治学过程中每每好尚新奇,喜以偏胜,但凡属所论及的范围都是经由艰巨探索的,而且希望持以诚挚的态度。因此,本稿关于宋词的论述,如果不足全面、系统和精密,则祈读者包涵。我相信大多数的读者仍旧喜好颇有个性的论述,哪怕它稍为失落之褊狭,毕竟个中含蕴有新的东西,能见到一种学术追求。
此稿是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写成的,历时数年,曾编入《宋词概论》,今出版社为适应读者之需特为刊出。当时我精力兴旺,正值带着激情亲切专注研究宋词之际,写出之稿可以表示时期的学术思潮。时过三十余年,老大意拙,艺术觉得迟顿,再也写不出宋词解读之文了。
谢桃坊2021年元月5日于奭斋
《北宋名家词解读》
本书是作者诗词研究中的一项主要成果,作者从北宋浩瀚词人中,甄选六家:晏殊、柳永、欧阳修、苏轼、周邦彦、李清照,精心解读。六家特色不一,影响巨大,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大浸染,他们分别表示了宋词各个历史期间的社会审美空想和艺术的代价取向。晏殊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柳永其词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而深受广大民众欢迎;欧阳修是北宋诗文改造的领袖;苏轼首创了豪放词风,改变了传统词的面貌;周邦彦在艺术上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理论,其创作丰富了宋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技巧。书稿流脉清晰,措辞普通,是不可多得的诗词遍及读物。
《南宋名家词解读》
本书是作者诗词研究中的一项主要成果,作者从南宋浩瀚词人中,甄选六家:辛弃疾、姜夔、刘克庄、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精心解读。六家特色不一,影响巨大,对付宋词的发展都起到重大浸染,他们分别表示了南宋词各个历史期间的社会审美空想和艺术的代价取向。
谢桃坊,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35年生。小学毕业后遵父命学习儒家经典、诗词及书法。1981年后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退休。
书名:《北宋名家词解读》
作者:谢桃坊
ISBN: 978-7-5411-6008-0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6月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45元
购买链接
当当购买
京东购买
官方微店购买
书名:《南宋名家词解读》
作者:谢桃坊
ISBN: 978-7-5411-6009-7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6月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