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读感(郝乙):
唯一不变革的是永久在变革。
诗词原文:
满眼活气转化钧,
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
到了千年又觉陈。
诗词释文:
大自然的化育如转轮,变革无穷,天然雕饰和人工熬炼争相出新。就算把五百年后的新意都预支了,到了千年之后又成了陈腐的东西。
诗词作者:
赵翼,生于公元1727年,卒于公元1814年,字云崧(一作耘崧),号瓯北,别号三半老人。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中期史学家、墨客、文学家。
赵翼长于史学,考据精赅,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书法作品作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河北名家牛逍师长西席,中国字画家联谊会军旅字画家事情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陈永强(广东惠州、1973年),字俞秀,广东惠州,自幼喜好书写,爱好文史,现为书法培训者。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业余书法爱好者,临帖学习书法多年。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字画协会会员。
蒋继龙(江苏泰州、1964年),书法作品揭橥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等报刊。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教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会员。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欢迎更多朋友参加“书写经典网络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湛、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诗词和书法的结合,实现了文化传承的记录载体,使中华文化成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信息技能和存储技能的飞速发展,使羊毫这种书写工具,在近几十年中逐渐退出实用书写工具的历史舞台,成为艺术范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羊毫书法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重新进入了教室,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重新拿起羊毫,书写羊毫字。
书写经典网络展,便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约请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历史经典诗词,让中华诗词以书法形式重新展现在网络中,为诗词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供应一个互换的平台。
郝乙
姚淑芳
陈永强
李少波
刘国华
蒋继龙
陈长水
姚淑芳
陈长水
郝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