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分”有“半”的意思。
按照中国的传统历法,立春至立夏之间九旬日为春季,春分恰好平分这三个月,以是古时春分又称“分春”。

今年春分韶光是11点06分12秒春分,精确来讲春分已过,难道真是“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在这美好的时令让我们来欣赏古诗中的春分吧~

春雨是春天的常客,春分这天碰到了落雨,于是 五代宋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徐铉写下了下面两首诗:

《偷生木兰花·春分遇雨》

春分赏古诗只为留春住 春分的分有半的意思

五代宋初 · 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七绝七绝·清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季候北方倾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春分仲春中》更是写尽了春分时的这如诗如画般朦朦胧胧的春雨景象: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由于南北景象差异,南方春分时节有时觉得夏天就要到了,而北方却可能草木刚刚萌芽,还会觉得到冬天的寒意,陆游的这首诗就再现了春分时节那份寒意:

《春寒连日不出》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头已带酸。

老去嬾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

著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

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

春分这天晴雨都还算常见,更难得的是春分这天苏轼竟然碰到了下雪,这位大墨客怎么能不把它记录下来,请看他的大作:

《癸丑春分后雪》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实在不管是晴是雨是寒是雪,已过春分春已半,一年四季最美好的时令已过去一半,“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耳朵用我们的心去感想熏染春天,用我们自己努力让春天更俏丽更残酷更温暖吧~

#今日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