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脱俗的菊花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阐明:头上黄花映渲染斑斑白发,孤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样子容貌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赏析:词人以菊花比喻人老而弥坚,表示自己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塑造了一个不流于世俗而怀不平,且有着傲世之心的文人形象。
诗词原文: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宋代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羽觞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译文: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匆匆,目前有酒目前醉。冒着斜风小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要趁着身体康健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快。头上黄花映渲染斑斑白发,孤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样子容貌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2. 最润泽的菊花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渊明《饮酒·其七》
阐明:秋日的菊花颜色美好,采摘下沾着露水的菊花。
赏析:此句在百花早已凋落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刚毅高洁的品质。带露摘花,色喷鼻香俱佳,亦是作者对菊的爱慕赞颂。
诗词原文:
《饮酒·其七》 魏晋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译文:秋日的菊花颜色美好,采摘下沾着露水的菊花。把菊花泡在酒中,使我避俗之情更深浓。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日落之后各种生物都已歇息,归鸟向林欢畅鸣。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3. 最斗艳的菊花
芙蓉金菊斗馨喷鼻香。景象欲重阳。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喷鼻香》
阐明:在节气靠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词人选取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喷鼻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来前的时令特色。
诗词原文: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喷鼻香》 宋代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喷鼻香。景象欲重阳。远村落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斟酌。
译文:在节气靠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艳。远处的村落庄,秋色如画中一样平常俏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了望,看到鸿雁飞来,引开始脑中无限的思念。
4. 最干瘪的菊花
满地黄花堆积。干瘪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阐明: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干瘪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
赏析:“干瘪损”写词人因忧伤而干瘪瘦损的景况,人如地上堆积的黄花,既展现出词人无心摘花的忧郁,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
诗词原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生僻清,凄悲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小雨,到薄暮、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生僻清,怎不让人悲惨悲戚。秋日总是忽然变暖,又转赛冷,最难保养安歇。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 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由于都是当年为我通报书信的日日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唯独我因忧伤而干瘪瘦损,如今有谁可以摘取? 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入夜?梧桐叶上小雨淋漓,到薄暮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却!
5. 最淡泊的菊花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师长西席晚节喷鼻香。
——于谦《过菊江亭》
阐明:菊花本是没有情绪之物,但因师长西席的节操而显得芳香。
赏析:此句是墨客对菊花的赞颂,也是对师长西席晚节的敬仰和赞颂,表达了墨客对师长西席坚守晚节、淡泊名利的敬佩之情。
诗词原文:
《过菊江亭》 明代 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师长西席晚节喷鼻香。
译文:我扶动手杖缓缓溜达在陶宅前的五棵柳树旁,陶渊明师长西席的《归去来兮辞》独揽晋代诗篇。菊花是没有感情的事物,但因师长西席晚年仍淡泊名利的节操而显得芳香。
6. 最哀情的菊花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阐明:西风萧瑟,溪桥边树枝头的枯叶被吹得零落纷飞,菊花也垂首自哀,尽显秋的荒凉。
诗词原文: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宋代 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落路。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往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译文:西风萧瑟,溪桥边树枝头的枯叶被吹得零落纷飞,菊花也垂首自哀,尽显秋的荒凉。风尘全身前路漫漫,何处归程。坐骑蹄踏寒露,远处晨鸡报晓,天涯月影淡然,身处荒村落陌路,满怀孤寂。仕途坎坷,身心怠倦,十年后的故地重游竟有如此多的感慨,暂且饮尽杯中离去的酒,君莫窃喜,君不见六朝奢华也终付与一江流水,万千感慨尽因天涯暮色。
7. 最守约的菊花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阐明:身处他乡,四处流落,离愁浓郁。当初分别时曾相约在秋日菊花盛开时相逢,然而年年辜负了这约会的日期,无法相见。
赏析:秋天景色秋声都那么凄凉,匆匆动游子思归的心。又加上离愁时时压着心头,词人倍感伤怀。菊花年年按照季候开放,可是自己却不能准期赴约。
诗词原文:
《忆秦娥·秋萧索》 宋代 黄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译文:秋日的景象萧索,西风凄厉,使梧桐落尽叶子,又送来了几声新燕的鸣叫声,几声稀疏的号角声。秋天景色秋声都那么凄凉,匆匆动游子思归的心。四处流落,又加上离愁时时压着心头。当初分别时曾相约在秋日菊花盛开时相逢,然而年年辜负了这约会的日期,无法相见。遥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帘幕内,对方一定不知若何地在忍受着这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寂寞。
8. 最落魄的菊花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阐明: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赏析: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涌现得最多的意象。这里用“揉损琼肌”来描写菊花的纤纤玉骨。表现了词人不胜惜花、自惜之情,纵使怜爱之极,亦不能留花片时。
诗词原文:
《多丽·咏白菊》宋代 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喷鼻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采正合适。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干瘪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多少很多多少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9. 最婀娜的菊花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司空图《白菊三首》
阐明:欣喜地创造,在置闰之前、霜雪未降的时节,菊花摇荡着轻盈婀娜的姿态舞蹈着。
赏析:在置闰之前、霜雪未降的时节,菊花摇荡着轻盈的姿态,像是在为人作宽慰之解,此时,墨客心中的烦闷之情恐怕已经扫荡殆尽了。
诗词原文:
《白菊三首》其一 唐代 司空图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译文:尘世人间的纷纭扰扰,让民气乱如麻,难以平复。那些栽在路边的垂柳,让人想起离去之情,使原有的烦乱心情更加沉重了。欣喜地创造,在置闰之前、霜雪未降的时节,菊花摇荡着轻盈的姿态,像是在为人作宽慰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