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古文不雅观止》选择的先秦文章过多。《古文不雅观止》一共222篇,个中《周文》就霸占了56篇,《战国文》又霸占17篇,全体先秦期间的文章霸占了73篇,是全书的三分之一。先秦期间,中国的散文还处于抽芽阶段,该期间的散文作品精良的还比较有限,而《古文不雅观止》选择如此多,难免质量会不敷。如《周文》中大量选了《左传》文章,如《周郑交质》《石碏谏宠州吁》《臧僖伯谏不雅观鱼》《郑庄公戒饬守臣》《臧哀伯谏纳郜鼎》《齐桓下拜受胙》等篇章质量就严重不敷。
《古文不雅观止》的目录
其次,虽然先秦文章选择霸占了三分之一,但是诸子百家的作品却一篇没有选,这无疑便是这个致命的毛病。儒墨道法四家都留下了大量的精良作品,如孟子的《性善论》《寡人之于国也》《天时不如地利》、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荀子的《劝学》《王道》、墨子的《非攻》《兼爱》等。这些作品都是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经典,《古文不雅观止》居然一片也没有选择。在《楚辞》内容方面,选择了《卜居》《宋玉对楚王问》两篇,对付千古名篇《离骚》《湘夫人》《山鬼》《国殇》《涉江》《招魂》以及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九辩》等没有选入。
《古文鉴赏辞典》的目录
第三,汉魏赋被无情忽略。汉赋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代表作品之一,涌现了著名的“汉赋四大家”,精良的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东方朔的《答客难》《非有师长西席论》、扬雄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曹魏的期间的赋比较著名的有《洛神赋》,王璨的《登楼赋》等。然而,《古文不雅观止》却没有收录任一篇汉魏赋。
汉赋四大家
第四,南北朝期间的散文被忽略。南北朝期间,是中国骈文最发达的期间,涌现了许多随处颂扬的散文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赋》、江总的《恨赋》《别赋》、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陶弘景的《报答中书书》等。但是《古文不雅观止》收录的南北朝文章只有《北山移文》一篇,可见《古文不雅观止》对南北朝的文章是多么忽略。
《古文鉴赏辞典》的目录
第五,没有入选南宋期间的散文。在散文领域,北宋有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六位,因此备受重视,但是南宋期间也涌现了大量的精良作品,如岳飞的《五岳盟祠记》、诤臣胡铨的《成午上高宗封事》、辛弃疾的《美芹十论》《九议》、陈亮的《上孝宗星帝第一书》、陆游《老学庵条记》《入蜀记》、洪迈的《容斋随笔》、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周密的《武林往事》等。但是《古文不雅观止》没有选南宋期间的一篇文章。
末了,由于作品的历史局限性,清代散文作品也是一篇没有入选。清代散文十分发达,仅次于唐宋,涌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及桐城派的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其他流派的袁枚、郑燮、汪中等。这些作家大多数都是清朝前期,吴楚材、吴调侯不可能不认识,然而他并未选择他们的散文名篇。
吴楚材、吴调侯之以是选出如此的《古文不雅观止》,我认为缘故原由紧张有三:一是选文没有前后综合考虑。在读最早的先秦古文期间,他们就一篇篇的选,因此选择很多,但是后来的就比较忽略。第二,重视古文(政论文),轻视抒怀文。选择的文章大多数涉及政治,但是辞赋、骈文等抒怀被忽略。不过,也有双标的,例如陶渊明的抒怀文就选入了。第三,个人水平有限。古文虽然读书较多,但是要说熟读古人经典,那也是可能的。
因此,我认为《古文不雅观止》已经已经不是一本经典了,现在该当舍弃,选择更好的古文读本。比如中国当代出版的《古文鉴赏辞典》《中国辞赋鉴赏辞典》等就是非常好的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