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墨客,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白居易从前中进士,因上书言事而开罪遭贬谪,辗转于多地任职,熟知百姓疾苦,关注民生,戳穿官府对百姓的剥削和压榨,是一位具有任务心和正义感的墨客。正是由于从前的经历,他能笑对百般风浪和挫折,培养他随遇而安、心静开阔的性情,长于在日常生活中探求诗句创作素材,化平实为文学,情真意切。
白居易的诗作,写景层次明晰,述事简洁明了,措辞风格清新可人,整体构造自然流畅,韵味独特久远,读起来令人倍感亲切和自然。
《遗爱寺》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游览遗爱寺,临溪而坐,看绮丽风景,闻鲜花芬芳,诗中所见所闻都是对大自然赠送的欣喜和热爱,绕字点出墨客嬉戏的状态,步移景异,处处把稳,时时看景,赏心悦目,衬托出寺庙的景致幽美。寺庙选址非常好,生态环境良好,霸占了大好风景,山泉环抱,鸟语花香,景致怡人,流露出墨客内心的愉悦和惊叹。
《春词》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斟酌何事不转头。
——春愁闺怨的诗作是诗词中主要的组成部分,而白居易这首诗随写闺怨,但以写景入诗,由花树小楼将视觉镜头拉近至思春女子身上,苦处重重的少女在思念着什么,或许是人,或是某物件,愁容显示在脸上。少女斜依赖在栏杆上,背对着平日很喜好的鹦鹉,独自思念独自愁,考虑良久没有转头,用淡淡的笔力写出了浓浓的春愁。
《杨柳枝》
一树东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青青柳枝软,东风吹绿了江南,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千万条柳枝飞舞,金黄色的柳条透出嫩绿鹅黄,优柔无比。可惜柳树长在永丰里角落的荒废的园子中,无人欣赏无人愁,寂寞开无主,倔强而顽强的绽放自己的颜色和光芒,已是薄暮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人照料无人欣赏无人懂得,透漏出墨客内心的苦闷和惆怅,有志不得所长。
《闲居》
肺病不饮酒,眼昏不读书。
端然无所作,身意闲有馀。
鸡栖篱落晚,雪映林木疏。
幽独已云极,何必山中居。
——人难的是内心的沉着祥和,没有名利是否的牵绊,没有人情光滑油滑的约束,没有明枪暗箭的侵害,有的只是自己的心安理得,追求山水之美,找寻世外桃源,空隙有余的日子难的清闲,看云卷云收,听声声鸡鸣,不雅观赏白雪映衬下的疏朗林木,白色素雅,天地一色,宁静孤独的山居生活,只要心态平和,又何必非要居于山中。
《夏日》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
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
中央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炎酷暑季傍晚时分,闲坐于家中,湿热无比,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辗转反侧难以安稳。微微的凉风从窗户中吹过来,带走了燥热和不适,送来阵阵清凉和惬意。心静自然凉,若是心无所想,内心逐渐规复宁静,明镜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夏季的傍晚空隙之余的墨客在经历酷热和难安之后,在微风的安抚下规复清明和宁静。
诗词静美,岁月如歌,白居易的诗将现实主义表达的淋漓尽致,润内心化忧郁,以日常化的措辞和口吻,琴棋字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碎片化的生活场景在墨客的笔下活灵巧现地展现出来,不造作,不拗口,不过度润色,不咬文爵字。而因此朴实无华的笔锋记述了墨客日常的喜怒哀乐,将点点滴滴的零星化的场景和情绪编织成一首首富有情趣和韵味的诗篇,场景诗化,读完令人感同身受,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