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苏轼,才高八斗,诗词散文俱佳,奈何人生弯曲而坎坷,出众的才识并未让他求名求利,反而更添沉浮。
不过,无论遭遇了什么,苏轼都不会消沉,相反他是个乐天派,活得积极而洒脱,总能收成快乐和幸福。
可能这和他是一个隧道的吃货也不无关系吧。
毕竟,热爱美食的人,对付生活和人生,一定也充满了激情亲切和希望。

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於潜僧绿筠轩》

苏轼吃货的幸福明明白白的

墨客酷爱吃猪肉,但也喜好竹木。
没有肉食补充能量和营养,人会瘦削乏力,而居住的地方若没有翠竹,又难免以为俗气,不足雅趣。
如果要做一个选择,他还是能忍一忍,不吃猪肉。
但估计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冒死地抗议了。
对付苏轼而言,有肉吃,有竹可看,才是完美的生活!

由于太爱猪肉,苏轼还特意作了《猪肉颂》,真是可俗可雅,实在俗也即是雅。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清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颂》

苏轼满心欢畅地赞颂着猪肉,他不仅爱吃,对付如何烹饪也颇有心得。
他总结出的履历是,水要少,文火慢煮,韶光到了喷鼻香味溢出,美味无比。
虽然被贬到了黄州这样的地方,但幸产猪肉,好吃又不贵。
富贵者不屑吃,穷汉又不会烹饪,墨客美滋滋地吃着猪肉,幸福感爆棚。

对付黄州,墨客很快创造了它的美好,不但有猪肉,还有别的美食。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奇迹转荒诞。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喷鼻香。

——《初到黄州》

自己笑自己,这生平就为了糊口而奔波劳碌,到老了才创造所谓的奇迹不过是荒诞。
长江绕着城郭,深知江鱼肥美,遍山都是翠竹,只觉笋喷鼻香沁人。
虽是被贬谪,但只要去探求,总会有惊喜的。

得到食品的过程,也是欢快的。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发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小雨不须归。

——《浣溪沙》

这首词和张志和的《渔歌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西塞山前,白鹭飞舞,小洲外只见远远的船帆。
墨客戴着青箬笠,穿着绿蓑衣,在斜风小雨中垂钓。
钓的是诗情画意,却也是最好的食材。
桃花飘落时,水里的鳜鱼不知有多鲜美呢!

苏轼走过许多地方,也见过各种各样的美食,从这一点来说,真是让人倾慕啊。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有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丁公默送蝤蛑》

有朋友送给了苏轼两只大螃蟹,可是溪边的小蟹不可同日而语的。
半开的壳里含着诱人的蟹黄,两螯里的肉洁白,更适宜下酒佐餐啊。
此地的海鲜盛名远扬,有极致的鲜美,又岂是别处所能比的?墨客自嘲,我这个馋太守,写一首诗就换得两个尖团,觉得很划算呢!

吃,是人生一大乐事。

友朋设宴庆云楼,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门前石狮口水流。

——《苏东坡随笔》

朋友在庆云楼设宴,有无数的美食,还有醉人的美酒。
大家举杯畅饮,无比尽兴,美味佳肴的喷鼻香气勾得门前的石狮子也要流口水了呀!
墨客也真是可爱得很呢。

聚会不仅热闹,快乐,而且可享用美食和好酒,有什么情由谢绝呢?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落,道逢醉叟卧薄暮。

——《浣溪沙》

村落庄的少女装扮好了,争相去看使君,三五成群,挤在棘篱门前,乃至踏破了赤色的罗裙。
老老少少相扶着去地皮庙敬拜神灵,丰硕的酒食引来了乌鸢盘旋。
词人与村落民同饮同乐,直到傍晚时分,归途中见醉酒的老人卧在道路旁,好不欢畅得意。

美食从来没有定义,接地气的永久是最吸引人的。
乡野之炊未必不如酒楼大宴。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春天来到,野外桃花残酷绽放,高过了竹篱笆,溪边柳树随风轻摇,沙水清清,西崦的人家该当是最快乐的吧,煮着芹菜,烧着春笋,准备开始耕种了。
在活气勃勃的春光里,随意吃点东西,拿出最大的激情亲切和干劲,去欢迎这个最好的时令!

苏轼是不挑食的,肉,他所喜,而面食,他也来者不拒。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戏咏撒子赠邻妪》

一双手将面饼搓成无数条,在热油中煎出喷鼻香嫩金黄的撒子,真是馋坏人了啊。
墨客这是为做撒子的老婆婆所写的,也是热心肠啊。
墨客看到细巧灿黄的撒子,可不像美人戴在手臂上的金钏儿吗?可能是美人春睡时没个轻重,竟将这些金钏儿都压得有些扁了!
美食,美人,却是相得益彰。

水果,也是苏轼所爱。
尤其是对付荔枝的赞不绝口,从此让岭南荔枝扬名天下。

罗浮山下四季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季如春,水果丰硕,卢橘杨梅陆续上市,让人大快朵颐,但这都比不过荔枝的美味。
如果能每天吃三百颗荔枝,那墨客甘心做一辈子岭南人了!
吃货的哀求,便是如此直接,从不掩蔽。

除了荔枝,柑橘也是苏轼喜好的水果。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喷鼻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喷鼻香。

——《浣溪沙》

霜降往后,菊花凋残,荷叶枯萎,灿黄的橘子映渲染绿叶,好不刺目耀眼,青黄的橘树间,掩映着竹篱笆和茅屋。
剥开橘皮,芬芳的油脂如雾气喷溅,清泉般甘美的汁水在齿间流淌,吴地女子的手剥橘后,三天都还有喷鼻香味呢!

粗茶淡饭,简简短短,也令人倍感愉悦。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撷菜》

秋日来了,霜露满园,蔬菜却长势良好,萝卜和芥菜都是儿孙满堂的光景。
墨客乐意吃菜,并且发出疑问,我和晋朝惯吃大鱼大肉的何曾,一样都是饱腹,不知他为何离不开鸡鸭鱼肉呢?到了当代,科学证明,多食素更有利于养生!
苏轼是精确的。

到什么地方,吃什么食品,随缘,却也得清闲。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不雅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湖里成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给钱,雕胡米就像是包裹在绿盘里。
墨客忽然忆起在会灵不雅观尝新谷之事,如果滞留在海上,更得多吃东西,保重身体啊。
水里的菱角,白芡,菰米都长成了,这是再好不过的赠送了啊。

在飘零的宿命里,墨客是豁达的,从容的,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就心满意足吧。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和蒋夔寄茶》

墨客道,我这生平啊,什么事都随缘,无论是去水里,还是陆地都没紧要。
一叶小舟,在吴越间飘零,三年的饮食,真是芳香鲜美,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墨客总是怀着戴德的心。

虽然吃过不少美食,墨客最爱的,却是清淡的滋味,和清淡的欢愉,这才是人生所蕴含的真谛吧。

小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斜风小雨,春寒料峭,淡淡的烟雾笼罩,溪边稀疏的柳树彷佛在向刚放晴的沙滩献媚,清河和洛河逐渐流入淮河,渐行渐远渐宽广,漫漫无边。
浮着洁白泡沫的茶,还有装进盘子里的新鲜野菜,带给人无穷的享受。
人间最美好的,还是清淡的欢愉,回味悠久,不能忘怀。

苏轼的生平,写过很多诗,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也吃过很多食品。
无论是荤是素,是精细美食还是粗茶淡饭,他都流露出了莫大的兴趣和激情亲切,也很随意马虎得到知足。

这样的人,高处不会忘乎以是,失落去自我,低处亦不会沉沦,他的快乐,既丰盈,又大略,他的天下,永久被阳光眷顾。
美食的力量,不容小觑,从食品中得到的治愈与领悟,亦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

禾雨,喜好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探求一个个俏丽的细节,愿光阴留下温暖的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