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广勤
唐朝末年的乾宁三年七月十七日,是公元896年的8月29日,酷暑刚过,景象略带丝丝凉意。从下邽县(在今渭南临渭区渭河之北)到华州城的路上,一支人马浩浩荡荡,旌旗猎猎,卫兵重重,马蹄声声,簇拥着一队华车重舆东行。这支军队,非同一般,是当朝天子唐昭宗及嫔妃、皇子、皇室诸王和朝廷官员。但这并非大唐盛世时那些先皇们的巡幸,而是被镇国军节度使、华州刺史韩建胁迫而来的。
华州唐城墙遗迹 宋朝峰摄
当时的大唐王朝,已今是昨非。黄巢叛逆失落败后,藩镇盘据日益严重,大小不等的藩镇遍布全国各地。藩镇之间相互争战,打劫地盘,扩大势力,兵祸连连,唐王朝的地皮化为盘据者的沙场并为盘据者所霸占,朝廷的政令已不出长安城,军阀们的盘据分裂,已严重威胁到唐王朝的兴衰存亡。
文德元年(888),唐昭宗登基。当时藩镇盘据者势力最大的是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在今河南)、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今山西)、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在关中西部)、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在关中西北部)等。而盘踞华州的是镇国军节度使兼华州刺史的韩建。镇国军是个小藩镇,自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设置后,时设时罢,名称也屡有变革,如曾称为华州节度、潼枢纽关头度、潼关防御等,但以“镇国军”之名最著。辖境也常有变革,但大则包括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小则也保有华州一郡。韩建初任节度使时,只辖华州,却因扼守长安的东部关隘潼关,并且长于在各大势力中周旋,而与几个大藩镇的军阀们一起生动在历史的舞台上。
韩建是许州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从士兵成为军官,曾寄托于不同的军阀。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累迁至镇国军节度使兼华州刺史。当时的华州经由黄巢叛逆的严重战乱,居民大批去世亡或飘泊,已人烟稀少;建筑物除州衙公署外,也毁坏殆尽。著名墨客司空图曾描述当时的华州是“昼静而狐狸傲视,风惊而鸡犬蔑闻”。韩建到任后,招抚飘泊人口,发展农业生产,问民疾苦,劝课农桑。没有几年,华州人口增加,军民生活有所改进。当时天下大乱,各地藩镇军阀只知争战,不顾民生,韩建此举倒是罕见。不过,他毕竟是藩镇军阀,不可避免地盘据华州,投入藩镇之间或藩镇与朝廷的争斗之中。
《旧五代史》中的《韩建传》 作者供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五月,韩建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宁节度使王行瑜联合,各率精兵数千进入京城长安,杀了前宰相韦昭度、李溪及宦官数人,并哀求唐昭宗任命王琪为河中节度使。3人又谋废唐昭宗,另立天子。这时,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发兵,声称要保卫朝廷,3人畏惧,各撤回本镇。七月,李克用盘踞同州,并派兵围攻华州。此时,李茂贞、王行瑜进军至今陕西周至、兴平一带,李克用撤了华州之围,大军进至长安、咸阳一线,并进攻王行瑜的部队,得到大胜,王行瑜被杀。李克用还想进攻凤翔李茂贞,唐昭宗怕李克用实力增强而不许,李克用引兵回到河东。
乾宁三年(896)六月,李茂贞借口朝廷欲对凤翔用兵而进逼长安。唐昭宗一壁向李克用求救,一壁于七月十三日逃出长安,欲北上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再东渡黄河到李克用的大本营太原避难。韩建听说后,立即派自己的儿子韩从允遇上昭宗车驾,请昭宗到华州,昭宗不肯。韩建就连续派人送上自己的表章,坚请昭宗到华州。昭宗无法,于七月十四日到富平后,召韩建面议。七月十五日,韩建赶到富平,叩见昭宗时说:“当今藩镇跋扈,并不是李茂贞一个,陛下渡过黄河后,恐怕不能回来。华州兵力虽微,但掌握关辅,足能自固,且西距长安不远,愿陛下到华州,以图复兴。”昭宗屈服了韩建,于十六日从富平南下到下邽,十七日,又从下邽到华州,这便是本文开头的一幕。而李茂贞也于这时进入长安,大烧大抢,将宫殿、商铺点火俱尽。看起来唐昭宗到华州是被韩建说服的,实在是迫于韩建的压力。藩镇盘据下的唐朝天子已无威权可言,韩建以一个小藩镇敢于胁持天子,是由于他与实力很强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相勾结,而支持唐昭宗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却因去年不许他攻凤翔,这次也不打算来接济。另一大藩镇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即黄巢军的叛将朱温,此时正忙于在今河北、山东一带扩大势力范围,无暇顾及关中,因而给了韩建可乘之机。
华州千年唐槐 宋朝峰摄
唐昭宗到华州后,以华州公署为行宫,韩建办通则迁到龙兴寺。朝廷百官,或随昭宗而来,或闻讯后赶到,唐王朝的中心政府在华州开始运作,而且达两年之久,但大权却握在韩建的手中,听由他的摆布和擅政专权。昭宗的禁兵卫队由皇室诸王率领,诸王都是已故唐皇的子孙后裔。韩建认为这是他掌控昭宗的障碍,遂于乾宁四年(897)正月,让华州防城将张行思、花重武等人相次诬告通王等8个皇室诸王欲杀韩建,劫昭宗到别的藩镇。昭宗大惊,召韩建面谈,韩建却称病不来,昭宗就令通王等八王至韩建处自辩。韩建将八王请进寝室,却派人上奏昭宗说:“八王溘然到我的治所,意不可测。按先朝定规,大臣不应与诸王相见,诸王应自避嫌疑。请依照旧制,不让诸王带兵参政,并终结禁军。”昭宗禁绝许,韩建就派精兵数千,包围了昭宗行宫,奏表连上,坚持自己的哀求。昭宗不得已,解除了诸王兵权,终结了两万人的禁军卫队,并按韩建的意思,斩禁军将领李筠于大云桥。诸王解除兵权后,被韩建软禁起来,但韩建必欲置之去世地而后快。本年八月,韩建上奏昭宗:“今闻延王、覃王正在酝酿阴谋,愿陛下当机立断,制乱于未乱之时。”昭宗说:“何至于此。”不予答复。韩建就勾结宦官刘季述假传诏书,发兵包围了诸王住处。诸王攀墙上房,呼救逃命,但无济于事。通王、仪王、睦王、济王、韶王、彭王、韩王、陈王、覃王、延王、丹王等11个皇室诸王,并其侍奉旁边的人,都被韩建的华州兵抓获,拥至华州城南的石堤峪内,无论长少,全部杀去世。事后,以十一王谋反奉告天下,唐昭宗当作依赖的禁军和皇室诸王就此全部损失。韩建还打击昭宗宠信的大臣官员,以彻底伶仃昭宗。太子詹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士,因得宠昭宗而被韩建诬告处去世。宰相孙偓、朱朴因韩建指他们与马、许二人交往而被罢免。刑部尚书张祎等人因韩建诬奏而被贬官。不过,韩建也并非事事都能为所欲为。因韩建的意思而被贬职的宰相崔胤,向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求救。朱全忠说崔胤是忠臣,不该贬斥,还扬言派兵两万到华州。韩建害怕实力强大的朱全忠,急速上表请复召崔胤为相。
韩建凭掌控昭宗的上风,使自己的势力增强。乾宁三年(896)八月,韩建加为中书令(相称于宰相)。乾宁四年(897)十月,又以镇国军节度使兼任匡国军节度使、同州刺史,拥有了同、华二州。他在权力炙手可热时,也不忘敛财。当时,因朝廷在华州,不但百官聚拢,还有许多文人学士、贵族百姓也随昭宗到华州避难,因而人口增加,供应繁巨,引来四方商贾,商业活动畸形繁荣。韩建借机对贩子重征暴敛,两年得钱九百万缗。
唐昭宗的姓名为李晔,是唐僖宗的同母弟,22岁时登基为帝,到华州的那一年也才30岁。他本年少气盛,很想有一番作为,挽救唐王室的衰微,却不料沦为韩建的笼中鸟,心中的烦乱忧郁,可想而知。唐昭宗攻书好文,是一个不错的词人,在中国诗词史上,有一席之地。一次,他与学士、亲王登临华州的齐云楼(一作栖云楼,故址在今华县公民政府院内),西望长安,感慨万端,悲愤交集,令宫廷乐工唱他填就的《菩萨蛮》一词,词曰: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华州公园栖云楼 老敏摄
乐工唱毕,昭宗及在场者,无不泣下沾襟。昭宗在华州时,百无聊赖之际,曾游览陟屺寺;在韩建所献的御庄内宴请跟从的官员。乾宁五年(898)六月月朔,还到华州城西的西溪,不雅观看竞渡,即划船比赛。昭宗及朝廷虽风雨飘摇,流亡在外,但乾宁三年、四年秋季的进士考试,都照常举行,只是考试地点由长安改到华州。两次考试后的次年春,都按时发榜。乾宁四年(897)春录进士20人,诸科3人。乾宁五年(898)春录进士20人,诸科1人。墨客殷文圭便是乾宁五年春的进士,他在放榜后,参加了在西溪举行的“师门宴”,并作《行朝早春侍师门宴西溪席上作》一诗,描述了西溪宴会的盛况。
华州西溪遗址 宋朝峰摄
乾宁五年(898),唐昭宗到华州两年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宣武节度使朱全忠都想发兵迎昭宗,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韩建自知不敌,就决定放昭宗回长安。本年八月十三日,华州改为兴德府(唐朝的“府”比“州”的地位高),同时封华州郑县的少西岳为佑顺侯,以感谢神灵保佑。八月二十二日,是公历的898年9月11日,在和来时同样的初秋寒意中,昭宗的车驾离开了华州,3天后回到了长安。唐昭宗及其朝廷困于华州达两年之久的噩梦结束了,他在离开华州时,心中可能有些愉快,有些激动,但他却不知,唐王朝更大的噩梦在等待着他。6年后,昭宗被朱全忠派人杀去世,9年后,唐王朝就彻底灭亡了。唐昭宗被困华州,只不过是唐王朝落幕前的一段前奏而已。
作者简介:闫广勤同道年逾古稀,曾任1992年版《华县志》副主编,华县郭子仪研究会副秘书长,郑桓公函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华州史话》等史料专著。为《华州古今》主编《百年咸林》副主编。
原文来源:华州文艺·《华州史话》
原文作者:闫广勤
整理编辑:华州文艺、华州文史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