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东原·泊罗阳驿》

元•赵善庆

砧声住,蛩韵切,静寥寥门掩清秋夜。

秋心凤阙,秋愁雁堞,秋梦蝴蝶。

20240823夜赏古诗词 庆东原泊罗阳驿

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

【注释】

泊罗阳驿:泊,暂住,投止。
驿,驿站,古时供应递送公函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罗阳,地名,故址不详。

砧声zhēn shēng:亦作“碪声”。
捣衣声。
砧,捣洗衣服的垫石。
①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 ②金 元好问 《短日》诗:“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
” ③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十三:“雁行却向城头过,何处砧声模糊闻。
” ④明 徐复祚 《投梭记·赛魔》:“砧声续断来,孤舟冷落无聊赖,人在天涯音信乖。
” 

住:〔动〕这里指停滞。
《紅樓夢·第七回》:只見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圍棋。
周瑞家的將花送上,說明緣故。
他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

蛩韵:犹蛩声。
元 赵善庆 《庆东原·泊罗阳驿》曲:“砧声住,蛩韵切,静寥寥门掩清秋夜。
”  

切:这里指急迫、急匆匆。
如:「返乡心切」、「杜鹃声切」。
《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寥寥:这里指寂寞;孤单。
①唐 宋之问 《温泉庄卧疾寄杨七炯》诗:“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
” ②明 梁辰鱼 《瓦盆儿·立秋夜悼亡》套曲:“听落叶,小窗敲,怎禁他云房独掩夜寥寥。
空赢得泪痕浓,黯淡了鮫綃。
” ③清 唐孙华 《题张汉昭小像》诗:“寥寥 蒋生 径,赖有 羊 与 求 。
闻君妙方术,久疾应手瘳。

清秋:明净豁达的秋日。
引①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占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②唐杜甫《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③清吴谦牧《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④艾芜《回顾周立波同道》:“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致。

秋心:秋日的心绪。
多指因秋来而引起的悲愁心情。
① 唐 鲍溶 《怨诗》:“秋心还遗爱,春貌无归妍。
” ②宋 张耒 《夏日五言》之十一:“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
”  

凤阙:这里指京城,朝廷。
①晋 王嘉 《拾遗记·魏》:“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闕望崔嵬。
” ②唐 杨炯 《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遶龙城。
” ③清 陈维嵩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词:“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闕前。
” 

秋愁:是指在秋季时,人们可能会感想熏染到的一种忧闷、忧郁或感情低落的状态。
①吴文英《浣溪沙·秋情》:“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一片秋愁待酒浇。
”②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一片秋愁待酒浇。

雁堞dié:堞,城墙上的矮墙,雁堞即城墙上雁阵状的墙垛。
这里代指城池。

秋梦蝴蝶: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解释作者人生如梦的觉得。

邮亭:即驿站。
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
①《墨子·杂守》:“筑邮亭者圜之。
”②《汉书·薛宣扬》:“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
” 颜师古 注:“邮,行书之舍,亦如今之驛及行道馆舍也。
” ③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嶇。
” ④宋 沈遘 《五言道中见月牙寄内》:“邮亭苦夜永,灯火寒无光。
” ⑤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

【译文】

捣衣的砧声已住,蟋蟀的叫声急匆匆。
悄悄静紧闭房门掩住了凄清的秋夜。
心愁国事,身在异地秋愁若何排解。
奔波繁忙,光阴飞逝,常有人生如梦的觉得。
仰望今夜驿站上空的明月,是它牵起我十年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而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