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水,这两个最大略的字,却可以本能地缩短人与自然的间隔,这种亲和力与生俱来,挥之不去。

《论语·雍也》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千百年来这句话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千百年来,墨客词人们醉心在山水中,在个中得闲趣、抒苦闷、诉情怀、展胸臆。

千古宋词成就最高的28首山水词苏轼一人独有三首

30首山水诗词,苏轼独占三首,你读过几首呢?

-1-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洒脱。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该词上片写以清疏的措辞和洒脱的笔调描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云山秋意图。

下片阐述作者与屯子父老月下饮酒,得意忘形地评论辩论家常闲话。
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境和山居的乐趣,音韵之和谐,笔墨之灵,已臻化境。

-2-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嫡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此词写了作者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不雅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热爱。

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想熏染,下片写停船后作者期待风向回转,景象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

-3-

行喷鼻香子·过七里濑

宋·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此词描写了七里濑的幽美景致,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也流露了功名虚无、江山长在的人生哲学。

全词将水上行舟的“静美”,和时空变革的“动美”结合的十分完美,措辞清丽,意境广渺,既有柔美的画面,又含有深邃的哲理,刚柔相济,韵味深远。

-4-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

宋·李之仪

五云深处蓬山杳。
寒轻雾重银蟾小。

枕上挹余喷鼻香。
东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
人静重门悄。

一阵落花风。
云山千万重。

这首词以抒发情绪为条件,在景致的描状或构造上都显出较强的主不雅观随意性,因而虽无直接言情的辞句,却又处处可感深深的情思。

-5-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宋·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全词所写之景牢牢环绕溪水,勾勒出一派溪山园景,清新自然。
对行人的思恋,耐人寻味又不落俗套,显示出光鲜的个性。

-6-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宋·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景致向秋洒脱。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

此词上片描写金陵一带的山水景致,前两句写全景,后两句写到人文景不雅观,为下文抒怀埋下伏笔;下片一气贯下,由纯粹的景物描写转向带有人事活动的景物描写,抒发怀古幽情。

-7-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东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隐居金陵期间。
上片写景,前两句写山水之美,后三句写屋子,描述了一幅清幽的隐居图景;下片写在这片山水中的生活情趣和体验。

全词通篇散发出一种纯净脱俗的美,反响出作者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8-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

宋·李弥逊

百叠青山江一缕。

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

榕叶满川飞白鹭。
疏帘半卷薄暮雨。

楼阁峥嵘天尺五。

荷芰风清,习习消袢暑。

老子人间无著处。
一尊来作横山主。

此词是李弥逊退隐后登览横山阁有感抒怀之作。
这首词中不仅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情,更是表现出徒怀壮志,无从施展、积愤填胸的愤慨之情。

-9-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全词熔写景、抒怀、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个中贯注了一种开阔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困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表示了苏词雄奇旷达的特色。

-10-

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模糊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

作者在词中描述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想熏染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不雅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11-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来宾。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

此词意象光鲜,意境深邃,构造严谨,想象瑰丽,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着花落,去留无意,漫不雅观天外云舒云卷”,是首表现浩然正气的绝妙好词。

-12-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宋·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顾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喷鼻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悲惨。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词的上片写旅途中的别情。
好友中途分散,旅途中更多了一层寂寞,一分孤独。
心中无限凄苦,面对暮东风景,飞花万点,更使得这种悲惨意绪加深加重。

-13-

满江红·山居即事

宋·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
闲日永,眠黄犊。
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本词描写词人初夏季节的山居生活清闲情景,表现词人知足于这风景幽美、人情淳厚的山村落生活环境的安适情怀。

-14-

酒泉子·长忆孤山

宋·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

僧房四面向湖开。
轻棹去还来。

芰荷喷鼻香喷连云阁。
阁上清声檐下铎。

别来尘土污人衣。
空役梦魂飞。

这首词是回顾杭州西湖孤山胜景。

作者确立了一个颇为新奇的构思,即以孤山为圆心,以西湖为圆周,将有关景物都纳入一个辐射圈中,构成一幅由圆心向四周流动、扩散的图画,展示出这一带环境的清净、柔美、超尘脱俗。

-15-

闻鹊喜·吴山不雅观涛

宋·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

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这首词是题咏雷霆万钧的浙江大潮的。

词人接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有条有理地将钱江大潮那触目惊心的场面,雷霆万钧的气势。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16-

生查子·独游西岩

宋·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词人巧借明月、青山来表达自己隐居城北带湖期间孤寂、郁愤的情绪。
该词写景如生,抒怀蕴藉弯曲,可称词中妙品。

-17-

西江月·渔父词

宋·辛弃疾

千丈峭壁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落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沉沉。
闲管兴亡则甚。

词的上片写江行所见,先写采石薄暮景致之美,再谓白鸥来往无心,人则与世无争,不管风浪如何险恶都能泰然处之。

下片承接上片以鸥鸟喻渔父,兼以自喻之意,写其有鱼堪脍,有酒可斟,过着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自然不会去关心千古的兴亡。

-18-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落北村落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这是一首田园词,描述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田舍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村落庄景致人情淳厚、宁静、合皆,读了令民气醉。

-19-

蓦山溪·湖平春水

宋·周邦彦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
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
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
云渐起。
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
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
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
独爱莼羹美。

这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作的一首纪游词,描写了他春日游湖所得到的逸兴雅趣。

-20-

点绛唇·醉漾轻舟

宋·秦不雅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此词上片写词人醉中想象自己泛舟进入桃花源,醒后因身受官府羁绊而抱恨,隐寓神往瑶池而天涯无路的苦境;下片择取人间间的四种悲惨景象,来影射词人黯淡、感伤的心境。

-21-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宋·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喷鼻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欧阳修写就《醉翁亭记》,黄庭坚利用独木桥体,隐括《醉翁亭记》写成。

全词尽得文之精神,故全篇处处能表现乐于自然、乐于同乐之情景。

尤其上片云“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下片云“太守醉也”,又云“太守乐其乐也”,反复暗示寓意所,处处都能于隐括之中不失落其精神。

-22-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宋·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
学生叨教:师长西席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中计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这是黄庭坚晚年移置戎州贬所时所创作的一首词。

词描述渔翁垂钓寒江的情景,寄寓的是词人屡遭坎坷后寄情山水忘怀名利的情怀。
全词创造出空灵淡远、虚融寂静的意境,令人彻悟言。

-23-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宋·黄庭坚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

雨晴风暖烟淡,景象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黄庭坚这首小令,短短的四十四个字,江南春景层层叙写,逐步展现。

桃柳、景象、山水、“歌楼酒旆”到结语,层层勾勒,高下呼应,脉理分明,措辞沉着有力,意境风神曳,情景兼备,堪称佳作。

-24-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宋·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平凡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他钟爱颍州西湖,写下《采桑子》十首歌咏四季风光。

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宁静脱俗。
词的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致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

清风垂垂,月光皎洁,湖水澄澈,晶莹透明,月光一照,闪闪发光。
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

-25-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宋·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

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东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

西看窗日犹嫌短。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式写照。

全篇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充满脂腻粉喷鼻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这首词颇有一枝独秀的风致。

-26-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辛弃疾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
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
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
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这是一首抒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词篇。

上片描述去博山道上两旁清柔美丽的景致;下片描写饮酒御寒的情景,表达了光阴催人老的感叹,词人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作为此生之闭幕。
全词于闲适狂放中透露出一缕英雄末路之悲,含蕴深永,耐人寻味。

-27-

好事近·渔父词

宋·朱敦儒

摇首出尘凡,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高下是月牙。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闪动。

这首词上片以抒怀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
虚实相生,意境高远,不失落为一首高妙的山水景致图。

-28-

念奴娇·过小孤山

宋·秦不雅观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
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
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
屹然今古,舟郎指示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
都让洪涛恣彭湃,却把此峰孤绝。
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
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不雅观如撞钟,北不雅观啸天龙,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上第一奇景。

这首词写孤山之景,壮思逸飞,境界开阔,是秦不雅观词中少有的豪放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