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屠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据考证杜甫的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也便是公元759年。
这时候"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五年了。
前一年杜甫由左拾遗被贬官降为华州司功参军。
第二年杜甫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负薪采栗困难度日。
也便是这一年的秋日,在秦州的杜甫写下了这首《佳人》。
秦州是本日的甘肃天水,这就不仅是北方而且是西北。
因此杜甫第一句所说的"绝代有佳人"实在也是指北方之佳人。

当然杜甫的"绝代之佳人"和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是有着实质的差异的。
李延年《佳人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说的是绝代佳人与俘世繁华。
汉武帝因这首(佳人教》宠幸李夫人,正是繁华浮世中的一段鼓噪之恋。

而杜甫笔下的绝代之佳人却"幽居在空谷"。
这一句如皇谷幽兰的存在即表明了与俗世、与尘凡、与浮世繁华毅然决然的隔色。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这不仅是一种遗世独立的状态,一种唯美更是一种气质精神与态度。
以是此联一出即成千古佳句。

郦波人生自有境界绝代佳人杜甫

当然杜诗号称"诗史",即便写绝代佳人,杜甫笔触一落也能写出大时期的历史变迁来。
是什么让这个绝代佳人幽居在空谷?

接下来佳人自诉:"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良家女是出身名门的明净女子,而零落是世事离乱的人生背景。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屠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关中丧乱即指"安史之乱",昔时夜乱横起战火连天,昔目的名门王谢又算得了什么?父兄子弟即便官高禄厚又有什么用?终极还是逃不过惨遭屠戮,连骸骨都没能收进宅兆的悲惨命运。

《唐诗解》说:此诗叙事真切疑当时实有是人,然其自况之意盖亦不浅便是说老杜笔法写来那么宛如目前那么真切动听,不由得让人觉得真的是有这样一位绝代佳人。
当然老杜在流落失落所中洁身自好,既心怀黍离之悲又坚守高洁之志。
以是书此《佳人》一篇有自况之意,这同样在字里行间也非常明显。

在尘凡流落之中以杜甫的见识以他的小儿百姓之心,碰着这样一个绝代佳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谓"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甫因她的命运感同身受而落笔成千古名篇,实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这万丈尘凡中实在每个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本应是精神天下里的绝代之佳人。
生命降落人间间本为天使然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人与人的实质差异,原来就在于--万丈尘凡之中,能不能守得住自己清澈的精神天下。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