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季从经,万姓允诚。
於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贤圣,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精华已竭,褰裳去之。
卿云歌
卿云歌
《卿云歌》是上古时期的诗歌,最早见于《尚书大传》。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百官和舜帝同唱《卿云歌》。整首诗由三个部分组成:前四句为舜帝的唱颂之歌;中四句为群臣的相和之颂;后十二句为舜帝续颂之歌。诗歌描述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图像,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贤人治国的政治空想。全诗利用了34;颂"的形式,符合敬拜颂歌的演出特点,措辞简朴,语句大略,节奏短匆匆,明快流畅。在艺术上,《卿云歌》辞藻富丽,意境超迈,孕育骚赋句法,可与《诗经》的《雅》《颂》媲美。
卿云歌
尧舜禹
⑴卿(qìng)云:一种彩云,古以为祥瑞的象征。卿,通"庆"。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注:《尚书大传》曰:"舜将禅禹,于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唱之曰'卿云烂兮';八伯咸进,稽首曰'明明上天';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纭,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庆云即卿云,盖和气也。舜时有之,故美之而作歌。
⑵烂:通亮,辉煌。兮(xī):语气词。多用于韵文的句末或句中,表示停顿或感叹,相称于当代汉语的"啊"。"卿云烂兮"以下四句为第一段,舜帝唱。卿云,《竹书纪年》《宋书·符瑞志上》作"庆云"。
⑶糺(jiū):即"纠",结集,连合。《尚书大传》《艺文类聚》作"礼"。缦缦(màn màn):萦回舒卷貌。
⑷光华:光辉照耀,闪耀。
⑸旦复旦:谓光明又复光明。旦,通亮。
⑹明明:明察。"明明上天"以下四句为第二段,八伯唱。《采菽堂古诗选》《古诗源》将这段题作《八伯歌》;《古诗赏析》题作《和歌》。
⑺弘:大,光大。弘于,《宋书·符瑞志上》作"弘予";《尚书大传》《宋书·符瑞志上》《太平御览》作"宏予";《艺文类聚》作"弘兮"。这两句是大臣赞颂舜的歌辞,意为日月的光明灵秀之气蕴育了舜的聪明贤圣。
北洋政府期间的国歌
⑻常:常道,规律。"日月有常"以下十二句为第三段,舜续歌。《古诗赏析》将这段题作《载歌》;《古诗源》 题作《帝载歌》。
⑼从经:屈服常道。从,《乐府诗集》作"顺"。
⑽万姓:万民。允诚:恭敬诚信。万姓允诚,《路史》作"万物允成";《玉海》作"百姓允诚"。以上四句是舜勉励大臣百姓之辞,意为日月、星辰、四季、社会都有秩序地运行,大臣百姓要老实地屈服。
⑾於(wū):语气词。论(lún)乐:器乐演奏整洁和谐。论,通"伦",有条理,有次序。
⑿配:敬拜中的配飨礼。灵:神灵,灵气。
⒀迁:禅让。贤圣,《乐府诗集》作"贤善";《宋书·符瑞志上》作"圣贤"。
⒁咸:全部,悉数。
⒂鼚(chāng):击鼓声。
⒃轩乎:翩然起舞貌。
⒄精华:指精神元气。精华已竭,《采菽堂古诗选》作"菁华已竭";《宋书·符瑞志上》作"精华以竭"。
⒅褰裳(qiān cháng)去之:指让贤退隐。褰裳,撩起下衣。去,离开。
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