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诗写的好的,大部分思念吊唁的是自己身边的人,由于与之生前有过打仗,理解。
写出来时,自然也能情真意切。
然而比较难写的吊唁诗,每每是那些与自己生活中没有太多交集的人。
当然,这类人生前或有着轰轰烈烈的人生,或有着惊世骇俗之举,又或者久负盛名。
人们在以诗文吊唁他们时,难以做到情真意切,但是却能通过他们的平生表达思念与崇敬。

前不久两位名人相继离世,一位是霍金师长西席,一位是中国的李敖师长西席。
有不少诗词爱好者也纷纭用诗文表达对其吊唁与思念。
逝者为尊,我们不以好恶去批驳逝者的是非。
纯挚从诗文的角度看看,大家如何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与思念。

牙璋在网上摘录了一些,我们先看看关于吊唁李敖师长西席的诗文吧。

吊唁李敖

李敖师长教师去世都以什么样的诗文悼念

措辞辛辣斥恶行,文章匕首戳祸心。

一身掲短露悲愤,不忘陆台根连根。

二岸一统和衷日,唤醒英魂同欢欣。

五律·戊戌中和节李敖师长西席逝世遥寄哀思/信园春晓

宝岛真狂客,才名天下扬。

笑谈皆历史,怒骂即文章。

梦老神州近,情多俗世凉。

大师今已矣,台海共苍茫。

这两首诗,作者不晓。
但从其文中,可以看出两位对李敖师长西席的仰慕,然而对付其平生的描述过于平坦,诗句多以针言或俚语拆解而成,例如“不忘陆台根连根”和“怒骂即文章”等句。
(诗句用词,往后牙璋会专门讲到,有兴趣的朋友望关注转发哦!

我们再看另一首吊唁李敖师长西席的诗。

南冠得盛誉,北上赋从容。

率尔行无忌,豁然思不庸。

江湖垂暴雨,风月了残钟。

顿足失落前路,春早泄太冲。

当读到第一句的时候,牙璋便略有感触。
“南冠得盛誉”这句引用了南冠楚囚的典故。
南冠楚囚是《左传.成公九年》中晋归楚钟仪的故事,说的是钟仪在晋国做了两年囚徒,不忘故国楚国,坚持带着楚国的冠。
楚国的冠不同于中原,也称为南冠,钟仪坚持戴它表现了他爱国忠君的情怀。
这让晋景公尤为冲动,为此开释了钟仪。
终极钟仪也为晋楚修睦做出了贡献。
后世习气将“南冠”比作囚徒,当然,不是一样平常的囚徒,而是忠君爱国的囚徒。

而这首诗中,以“南冠”来形容李敖师长西席,最为贴切不过。
李敖师长西席从前也有做囚徒的经历,同样,李敖师长西席也是爱国的,并且为两岸关系也尽了自己的努力。

“北上赋从容”,讲的大概是李敖师长西席曾赴大陆演讲的事情。
“率尔无行忌,豁然不思庸”。
则该当是对李敖师长西席的精神概括。
诗文后提到的“江湖暴雨”“风月残钟”或许是感叹台湾政治以及李敖师长西席的感情生活。
而末了一句“春早泄太冲。
”中,太冲则是人身体中的穴位,而泄太冲,则是提到李敖师长西席去世这件事,而于之前加上“春早”,牙璋则理解为寒冷的期间已经由去,在一个好的时期却离开人间。

诗的情绪,永久是写的人最能感想熏染,而它写的好不好,则取决于它能引起多少人的共鸣来理解作者的情绪。
这首诗,通篇没有直述李敖师长西席的平生业绩,却处处提到。
没有表述自己对李敖师长西席的任何评价,却终极表达了惋惜与思念。

李敖是中国人,并且是个文人。
吊唁他的诗词我们多少能写的出来,那么霍金呢?一个外国人,他所阅读的领域是极其当代的乃至未来的观点,我们又如何用古诗词或者古风的笔墨来写呢?诸如黑洞、外星人等当代词语又怎么表现在诗文中呢?请关注牙璋,下一篇文章与各位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