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王 奕
锁断长江铁户门
风帆云海几朝昏
能依佛教绵遗址
大胜焦家裕后昆
鹤骨已仙羲帖在
鳌身不动米碑存
住山传得文殊印
遮莫前身是了元
#知识点#
【焦山】位于江苏镇江市东北长江中,四面环水,与金山对峙。原名樵山,相传东汉处士焦光曾隐居在此,故而改名。
【羲帖】诗中自注:焦山有王右军《瘗鹤铭记》,故云。指焦山有王羲之书写的《瘗鹤铭》。
【米碑】诗中自注:又有米元章所书铭。指立于焦山普济院内米芾的《焦山普济院碑》。
镇江有“京口三山”——焦山、金山、北固山,个中焦山雄踞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是长江的天然门户,历代为江防要地,南宋初韩世忠曾驻此抗击金兵。
焦山有定慧寺、华严祠、三诏洞、《瘗鹤铭》等胜迹。定慧寺建于东汉兴平元年(194),始称普济庵,唐宋称普济院、普济寺,元代更名为焦山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南巡到焦山,赐名定慧寺,沿用至今。定慧寺中有许多宝贵的碑刻,多达260多块,珍品如林,因此焦山有“书法之山”美称。
释了元(1032-1098),北宋高僧,墨客,字觉老,号佛印,俗姓林。少年出家,历任江州承天寺,庐山开元、归宗二寺及润州金山、焦山二寺等寺的上坐、方丈。曾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甚密。
#古诗里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