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陆游已经六十余岁,在老家江阴闲赋五载有余。本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余生,然而,在一个小雨蒙蒙之日,他被奉诏入京,担当严州知州一职。
履新前,陆游需先到南宋都城临安,觐见天子,授命为官,以是他从江阴风尘仆仆来到临安,暂住在西湖边的堆栈里。此时的陆游已是花甲之年,人生的各类困惑和无奈,此时迸发出来,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淡淡愁绪的《临安春雨初霁》。
此时,夜已经很深了,但陆游依旧无眠,他在小楼上听了一夜的春雨,雨声并不大,陆游却听得真真切切。每一滴雨,既滴在大地上,也滴在陆游的心中。
细细算来,陆游已经为官多年,官场沉浮,历经由很多人生大事。随着年事的增长,做官的兴致也大不如前。此时的南宋,虽危急重重,但表面依旧繁花似锦。
春雨就这样滴答滴答地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幽深的小巷中传来阵阵卖杏花的声音,这阵阵叫卖声,见告人们春天真的来了。
听说,宋孝宗颇为喜好“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句诗,一时传遍天下。但是,他恐怕不知陆游心中的愁苦与无奈。
文人但凡心绪万千,便会用纸条记载并承载自己的全部情绪,陆游亦是如此。他铺开小纸,洋洋洒洒地写下一行行草书。
自古字画茶酒是一家,写字怎可少的了茶的陪伴?春雨初霁,景象放晴,墨客在窗前煮水沏茶,墨客望着写下的草书和细乳般的茶末,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无需嗟叹京城的尘土会弄脏自己洁白的衣衫,光彩,清明节时他还来得及回抵家乡山阴老家。
年轻时的陆游,曾亲临战斗的前哨,他渴望驱除敌军,规复中原,但究竟国之不定,心绪难平。此时的陆游,已经老矣,他再不能像年轻时那样了,只得一身素衣,齐心专心淡静,无惧浮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