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是否就意味着改写古诗很随意马虎呢?非也!
洛夫师长西席能写好,是由于他自己本身便是一个了不起的墨客,早就著作等身,对古诗词的理解也是极深的。
举个例子,洛夫师长西席改写贺知章的《还乡偶书》,如下:

这个改写,便是把“幼年离家老大归”等诗句的意思,用当代诗来解读一下。
只要对原诗的理解够深,再加上极佳的当代诗功底,写出来虽比不上原作,至少看上去并不“雷”。

不足为奇,近几年有个小伙,对改写唐诗也挺有兴趣。
而且与洛夫师长西席不同,他改写的基本都是杜甫的诗作。
这位小伙笔名叫孟冲之,听说是湖南岳阳人,他在自己的博客中明确表示自己要和杜甫“打擂台”。
当然这该当是戏话了,毕竟你想和诗圣擂台,诗圣就算现在还在,也不见得乐意和你打。

大话说了,自然就得写。
基本上杜甫的名篇,孟冲之都仿写了,但是让他真正小有名气的,还是这首改写版《登高》。
孟冲之口气这么大,实力如何?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溜溜。
我们先再来看一看杜甫的原作《登高》:

小伙改写登高称要和杜甫打擂台口气这么大年夜实力若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杜甫这首七律,不用多说,大家该当也知道它有多牛。
很多人称它是七律第一,全诗4联,无一处不成律,工致度没得说。
同时,全诗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这也是没得说的。
我们再看孟冲之的作品,如下: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时,笔者确实是把杜甫诗和他的诗,交往返回比较了半天,终于还是找到了它的优点。
首先,这首诗的写景这一部分,在当代诗中算是写得不错的。
比如,对“猿啸哀”的理解,加上了“恍若刀光”4个字,化听觉为视觉,也算是妙笔。
再比如落叶和群山的重量,这一个组意象,确实写得很新颖,也算是写出了意境。

至于抒怀部分,长江捉住了秋日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这是点型的当代诗写法,读来也算是朗朗上口的。
不过个人以为落笔处,稍差了一些意境。
把“潦倒新停浊羽觞”理解成我有羽觞却没有酒,显然浅近了些。

孟冲之这首诗,在当代诗中肯定算是可以的,毕竟有诗圣的几个经典意象给他撑着场面的,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但就整体的格局来说,与杜甫则差了太多,悲秋的意味阐明得太浅。
笔者相信,孟冲之确实是由于喜好杜甫的诗,才会想到去模拟,这种勇气笔者给他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但是,这样的诗要加上一个“我和杜甫打擂台”之名,显然就不太得当了。
换句话来说,你若真的想和杜甫一较高低,自然该用自己的诗,模拟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而且,输给杜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大家都是能理解的。
非用这“打擂台”的说法,难免让人以为有些哗众取宠了。
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