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姓。(1)单字“谷”,现有大姓,略。名人有:北朝著名将领谷褒:唐代弘文馆学士谷那律。(2)复姓。除过,〔清〕陈梦雷《明伦汇编•.氏族典》记有下边谷姓和复姓外,还有其他载录。谷会:东晋末慕容农之部将。《中文大字典》引《郑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称,谷会氏源出昌黎鲜卑人“《魏书·官氏志》改为谷氏。后(魏)有谷会琨。”》。谷纳:唐代有谷那复姓。宋末元初有圩甸地方卢鲁部落酋长谷那。谷梁:(1)《春秋谷(榖)梁传》的省称。(2)复姓。A.出自粮食栽种的“谷”B.古博陵郡(相称于今河北省安平、安国等县)有谷梁城,此地人以地名命姓,称谷榖梁氏。“榖”简化作“谷”。《元和姓纂》云:“今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一带)有谷梁氏。”《郑通志·氏族略》称:“战国鲁有谷梁赤,为子夏〔卜商。孔子奇迹支撑人、儒商第一人、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西河学派”创始人〕弟子,其子谷梁淑著《春秋》。后来多蜕变为单姓“谷”“梁”。《山西人口姓氏大全》称:“汉族姓氏,今山西长治有分布。 山东省菏泽定陶县陈集镇《谷氏族谱》称,这里有谷姓村落落5个,约数万人,皆谷梁赤之后。夹谷:宋版《百家姓》收录。战国期间,汉人夹谷姓居住在齐鲁夹谷郓(在今山东郓城东)。《姓氏考略》载,满族的夹谷复姓出于金国女真族的加古部,后汉化音译为“夹谷”。金国政权曾先后迁都于燕京(今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世代相传并一贯沿用至今。金代名人有:平章政事夹谷衡;芮国公夹谷吾里补;名将夹谷清臣;左翼护卫夹谷、昭仪节度使夹谷谢奴。今上海、沈阳等地有夹谷氏复姓族人分布。
3)地名。(1)古地名。汉、晋敦煌郡效谷(穀)县(故址在今敦煌市西部);谷熟县(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一带);函谷关(战国秦置古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境);晋代石崇建金谷园,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陕西蓝田县东南的辋谷。(2)今地名。甘肃省甘谷县;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湖北襄阳市谷城县。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营头镇境内的红河谷。
4)山名。柏谷山(在山西省长治市境内);大谷(A.山谷之大者。B.地名。又称大谷口﹑水泉口。在今洛阳市南);太谷町(旧时歌山县西牟娄郡的一町);篔筜谷(A.山谷名,在陕西省洋县城西北。B. 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2.lù,。谷蠡王 lù lí wáng 匈奴官名。冒顿单于设置,分旁边,位在屠耆王之下,管理军事和行政,由单于子弟担当。后用称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到了南匈奴后期,光武帝之子沛献王刘辅6世孙度辽将军刘进伯的后代刘尸利被汉朝立为谷蠡王;南匈奴灭亡时去卑则自主为谷蠡王,并冒认刘氏以及使屠各部里面的纯匈奴人掌权,进而独立或迁入他族。南朝宋裴骃《集解》引服虔曰:“谷蠡王,谷,音廘;蠡,音离。”唐司马贞《索隐》引服虔曰:“谷蠡王,谷,上音禄;蠡,下音黎,又音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引服虔曰:《汉书·宣帝纪》,唐颜师古注《汉书·卫将军霍去病传》,《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朔三年》,《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汉纪·和帝永元三年》,均有相同说法。
3.yù。吐谷浑,亦作“吐浑”。西晋至唐朝期间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在今甘肃、青海一带)的一个古国。2)上述古国所建者的国古代少数民族。愿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公民称之为阿柴。3)“吐谷浑道”,又称“青海道”。4)人名。慕容廆之庶长兄。
举例:
①辨例:上述为《辞海》的音义。《现汉》对“谷”字仅有“gǔ(1.稻谷;山谷。2.姓)”“yù(吐谷浑)”二音,缺了“lǜ”音,应补上。
②误读:
1.“谷蠡王”误读:1)“谷”误读“yù”:有古籍把“谷蠡王”的“谷”误读作“yù”。2)“谷”误读“gǔ”:(1)传统媒体误读:A.于智荣在《语文知识》 2007年第3期载文《 “谷蠡王”“休屠王”精确读音的理据》,称:“比来对‘谷蠡王’和‘休屠王’的误读习认为常……‘谷蠡王’应读‘lǜ lí’。”B.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把“谷蠡王”读作“gǔ lǐwáng”。(2)新兴媒体误读:360百科、360国学、360搜索(2022年8月11日)、360问答(2018年4月10日;2021年8月9日)、查字典(2023年8月19日)、词典(2024年4月3日)、汉语字典(2024年2月28日)、汉语词典(2023年8月19日)、汉语国学(2024年3月20日)、新知网(2018年8月22日)、沪江在线(2019年2月20日),均将 “(左)谷蠡王”的“谷”注音为“gu”。
2.“暾欲谷”误读:1)满绰拉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杂志(1994年第6期)载文《暾欲谷碑》,称:“暾欲谷,Tūn yū gǔ,‘暾’有人读Dūn。”2)热依拉•吐尔逊在《科技致富引导》杂志(2014年第18期)载文《古代突厥文的创造与暾欲谷碑》,称:“《暾欲谷碑》:偰(xiē)姓开山鼻祖之碑……‘暾’,有人误读成Dūn。”
3.“吐谷浑”误读:李国华在《咬文嚼字》(2009年第1期)载文《马未都误读“吐谷浑”》,称:“2008年8月29日央视10套《百家讲坛》栏目,马未都师长西席将‘吐谷浑’误读成“tǔ gǔ hún”,tn。此处的“谷”字应读作‘y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