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果遇上古诗词,将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本日,

西瓜吟

宋代:文天祥

诗词  当生果赶上古诗词原来诗人都是吃货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

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邵平,

争如汉朝作公卿。

说到夏天,必不可少的便是西瓜了。

用刀切开西瓜,听到了清脆的声音,那这一定是个好瓜。
吃上一口,身上的火气彷佛瞬间都被清甜的西瓜汁打散了。
西瓜瓤儿一入口,仿佛冰雪放入了口中,遍体生凉。

看来文天祥,也是个西瓜爱好者。

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季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要说到墨客中的第一大“吃货”,那非得苏轼莫属。
不但有一道菜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他还写了无数诗篇来写美食,那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更是赢得了无数人的认同。

这样的吃货,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第一件事当然便是寻觅当地美食。
来到偏远的岭南,苏轼来到四季如春的罗浮山下,每天吃着最新鲜的杨梅和枇杷,更别说还有能使“一骑尘凡妃子笑”的荔枝了。
他戏称,若是每天都能吃三百颗荔枝,就乐意成为一个正宗的岭南人了。

杨梅

宋代:释祖可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

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

飞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

诗成欲寄山中友,恐开始陀爱渴心。

很多水果由于不随意马虎存放显得尤为宝贵,而令墨客们念念不忘,杨梅便是个中一种。

宋代的释祖可这样形容杨梅:刚到五月杨梅成熟的时节,大家都争相购买,一颗杨梅价值千金。
要说杨梅好在哪里?颜色比荔枝要深一些,味道比葡萄还要鲜美。
写成了这首诗,想寄给居住在山中的好友,又唯恐吊了他的胃口。

枇杷

宋代:方岳

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蜜相扶。

罗襦襟解春葱手,风露气凉冰玉肤。

并世身名扬氏子,旧家门户北村落卢。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前泪湿无。

夏日里,枇杷又是另一种美味。

黄色的果皮包着果肉,小巧玲珑,仿佛是把珊瑚击碎,再做成精细的金色糖果一样平常。
在一个午后,坐在庭院里听着知了地叫声,用纤纤素手慢条斯理地剥了皮,吃上一口,味道甜美。

虽然麻烦了一点,但吃到果肉地瞬间,满满地都是幸福感。

石榴

唐代: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夏日里,火红地石榴花是一道亮丽地风景线。

等到了秋风送爽的中秋时节,在婀娜多姿的石榴树枝头摘下沉甸甸的石榴,外表平平无奇,剥开石榴里边别有洞天:膜轻榴子鲜红,仿若天庭瑶池边的桃树的“红颊”娇艳欲滴。

承载了全体夏天的阳光雨露,秋日吃到的石榴满是夏天的味道。

西瓜、枇杷、杨梅……诗词中的水果色喷鼻香味俱全,透过纸张,就感想熏染到他们的适口。
骄阳似火的夏日,吃水果、读诗词消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