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神话故事显然只适宜存在于想象和文学作品之中,若要拿它当了真,就只会徒增烦恼。完美的爱情又岂是大家可得的?唯其稀少,方显宝贵。古往今来,为它干瘪、为它痴迷的人前仆后继,得到它的却少之又少。对付绝大多数人而言,如神话般俏丽的爱情,那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唐朝的情诗圣手李商隐就深明此理,他在自己的一首无题诗里写了“神女生涯原是梦”,借一位渴望爱情却终不可得的女子之口表达了完美爱情那是珍惜之物,只可怜众人个个都费尽心力要去寻它,明知相思苦,却总被相思误。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唐 ·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苗条。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住所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喷鼻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首无题诗延续了李商隐情诗一向朦胧迷离,绮丽风雅的风味,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空闺独居,相思成空的哀愁凄艳画卷。诗中女主人公道是千百年来,无数苦苦追寻爱情,为它痴狂的人中平凡的一个。她没有成为幸运儿,得到神话般俏丽的爱情,但她又不肯放下执念,于是煎熬在相思里,不得解脱,痴情之人总是叫民气底为之一叹。
故事发生在一个幽寂的深夜,女主人公于梦中惊醒,半卧床榻。她望着厅堂中一重又一重深垂的帷幕,心底里只觉着无限哀伤。夜是多么的静,长得仿佛没有尽头,她的一声声嗟叹早就消逝在了夜的最深处,无人知晓。诗歌的开篇即让我们走进了故事哀艳清幽的气氛之中,画面色调幽冷,似有冷喷鼻香萦绕其间。
女主人公在这个幽居无眠的深夜里苦处重重,她凄凉无奈地想,那些美好的爱情抱负不过都是骗人的罢了,什么巫山云雨,那哪里会成真?诗里唱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才是真实的。爱情,从来都是奢侈的东西,我可能这生平都寻它不着了。夜深深,女主人公的哀愁再无人知晓,或者她终其生平都只能这样凄凉地深叹。相思之愁久不散,悲剧气氛愈加浓郁。
颈联用风波里柔弱的菱枝和无月露滋养,苍白的桂枝作比,展现了女主人公孤凄的命运。菱枝弱无可依,风波仍自相欺;桂叶干瘪苍白,月露不肯来润。她只好孤零零地在这重帷里暗暗伤叹,不知爱情可有望。
实在女主人公内心是十分清楚的,这种抱负只能为自己徒增烦恼,何如无知无觉,宁静地任日子一天一天流逝。她知道无益,却仍自相思不止,这种痴情当真是令人深叹了。诗歌的结尾,作者把这样一个倔强地探求爱情,明知相思苦,依旧自浮滑的女子形象活灵巧现地展现于面前。对付这样的女子,他似有一丝惊叹,也有几许叹惋,情路迢迢,只愿她无怨无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