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连续欣赏飞禽类的意象。我们来磋商李白诗歌中白鸥与乌鸢的意象,兼及白鹇、白鹭、白雉、雉子、鹰等。李白诗歌中的白鸥、白鹭、白鹇、白雉和雉子等飞禽类意象,与之前我国文学中的白鸥、白鹭、白鹇、白雉和雉子等意象相类似,但李白诗歌的飞禽类意象更为丰富多样。这些意象在李白诗歌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情绪表达,如白鸥代表自由、白鹭代表高洁、白鹇代表交情、白雉代表哀愁、雉子代表抱负等。这些动物意象在李白诗歌中的利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好地传达了墨客的情绪和思想。
一、白鸥
1.李白之前我国文学中的白鸥意象
《列子·黄帝篇》:海上之有人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嫡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世说新语》:佛图澄与诸石游,林公曰:澄以石虎为海鸥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2.李白诗歌中的白鸥意象
白欧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鸣皋歌送岑征君》
远烟空翠时闪动,白鸥历乱长飞雪。——《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过崔八丈水亭》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二
神仙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江上吟》
摇裔双白鸥。——《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二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不雅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二、白鹭
1.李白之前我国文学中的白鹭意象
西汉枚乘《七发》: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溷章、白鹭,孔鸟、鶤鹄,鵷雏、鵁鶄,翠鬣紫缨。
东汉班固《西都赋》:鸟则玄鹤白鹭,黄鹄鵁鹳,鸧鸹鸨鶂,凫鷖鸿雁。
南北朝萧纲《采莲曲》: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南北朝庾信《寒园即目诗》:苍鹰斜望雉,白鹭下看鱼。
唐卢照邻《初夏日幽庄》:钓渚青凫没,村落田白鹭翔。
唐王维《栾家濑》: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2.李白诗歌中的白鹭意象
李白诗歌中关于白鸥的意象,与同期其他墨客一道丰富了我国文学。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秋浦歌》十七首其十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
三山半落上苍外,二程度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洗脚亭》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三、白鹇
1.李白之前我国文学中的白鹇意象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皓鹤夺鲜,白鹇失落素。
唐宋之问《放白鹇篇》: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著书晚下麒麟阁,稚子骄痴候门乐。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2.李白诗歌中的白鹇意象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六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和卢侍御通塘曲》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恨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四、白雉与雉子
1.李白之前我国文学中的白雉意象
《诗经·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国风·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罦。《国风·邶风·匏有苦叶》: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屈原《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枚乘《七发》:歌曰:麦秀蔪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汉班固《白雉诗》: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发皓羽兮奋翘英。容洁朗兮于纯精。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
汉《雉子班》: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无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雉子,车大驾马滕,被王送行所中。尧羊蜚从王孙行。(注释:雉(zhì)子:指幼雉。班:同“斑”,指幼雉毛羽色彩斑斓。之:一作“至”,到的意思。梁:一作“粱”,指有稻粱之处。翁孺:指人类。得:这里指被捉住。王:与“旺”相通,强壮有力的意思。滕:一作“腾”,跑的意思。王:一作“生”,活捉的意思。尧羊:翱翔。)
(这是一首寓言诗。写老雉目睹幼雉被捕的生离去世别之情。译文:幼雉的毛羽色彩斑斓,它飞到了可以觅食的稻粱之处。老雉叮嘱它要小心被人类捉了,不要不睬解知足,因贪食而忘了危险。老雉知道幼雉被捉就飞来了,但它们没有黄鹄那样强壮有力,它们真倾慕黄鹄能够高飞,如果在这个时候能有力高飞,那就可以救救幼雉了啊!
可惜它们没有那样的才能。见幼雉被捉,母雉和公雉都赶来救自己的孩子,但猎人已经将幼雉捉住,驾上车,猎人的马已经迅速跑起来了,幼雉将被活捉到猎人的住处。老雉仍依依不舍地随着猎人的车翱翔,久久不愿拜别。)
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魏曹丕《善哉行·其一》: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魏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八》:泽雉虽饥,不愿园林。
潘安《西征赋》:鷩雉雊于台陂,狐兔窟于殿旁;何黍苗之离离,而余思之芒芒!
左思《三都赋》:白雉落,黑鸩零。……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 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 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个中。
南北朝沈约《答陶隐居难〈均圣论〉》:禹迹所至,不及河源;越裳白雉,尚称重译。南北朝庾信《齐王进白兔表》:光鮮越雉,色麗秦狐 。《寒园即目诗》:苍鹰斜望雉,白鹭下看鱼。
唐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天子御宇之明年也。理内及外,穷幽极远,日月普烛,舟车运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行为夤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嶫嵥,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袁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而外洋诸国, 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而越人薄材绵力薄材,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料一朝而见恤者也。不有圣政,其何以臻兹乎!
开元四载,冬十有一月,俾使者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饮冰载怀,执艺是度,缘磴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博识为之失落险。于是乎鐻耳贯胸之类,殊琛绝责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宋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
凡趣徒役者聚而议曰:虎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一隅何幸,二者尽就!
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玄泽寝远,绝垠胥洎;古所不载,宁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以贻来裔,因此追之琢之,树之不朽。
唐王维《渭川田家》: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2.李白诗歌中的白雉与雉子意象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行路难其二》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雉朝飞》
雉子班奏急管弦,爱慕酒美尽玉碗。——《雉朝飞》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放后遇恩不沾》
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班之奏曲成,喔咿振迅欲飞鸣。——《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词》
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山鹧鸪词》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冬日归旧山》
五、乌鸢
1.李白之前我国文学中的乌鸢意象
《诗经·北风》: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四月》:匪鹑匪鸢,翰飞戾天。《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先秦佚名《鸟鹊歌》:仰飞鸟兮乌鸢,凌玄虚兮号翩翩。集洲渚兮优恣,啄虾矫翮兮云间,任厥性兮往还。妾无罪兮负地,有何辜兮谴天。帆帆独兮西往,孰知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彼飞鸟兮鸢鸟,已回翔兮翕苏。心在专兮素虾,何居食兮江湖。徊复翔兮游颺,去复返兮于乎。始事君兮去家,终我命兮君都。终来遇兮何辜,离我国兮去吴。妻衣褐兮为婢,夫去冕兮为奴。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恻。肠千结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愿我身兮如鸟,身翱翔兮矫翼。去我国兮心摇,情愤惋兮谁识。
《庄子·外篇·天运》: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西汉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诋毁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东汉张衡《西京赋》:栖鸣鸢,曳云梢。汉代佚名《战城南》:战城南,去世郭北,野去世不葬乌可食。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植《名都篇》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魏晋·刘桢《射鸢诗》: “鸣鸢弄双翼”,“三发两鸢连”。阮籍《咏怀八十二首》: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南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烽随星落,书逐鸢飞。《乌夜啼》:匆匆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奉和赵王诗》:花径日相携,花林鸟未栖。比看中郎醉,堪闻乌夜啼。
唐李世民《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唐李百药《秋晚登古城》:日落征途远,痛惜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唐陈子昂《鸳鸯篇》: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蘋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年年此嬉戏,岁岁来追随。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
2.李白诗歌中的乌鸢意象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杨叛儿》
苏州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乌栖曲》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乌夜啼》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古朗月行》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空城雀》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独漉篇》
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六、鹰
1.李白之前我国文学中的鹰的意象
先秦《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汉刘向《说苑·杂言》: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众人成聚,贤人不犯。刘向《唐雎不辱义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汉佚名《别诗三首·其一》: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
晋左思《三都赋》:鹰瞵鹗视,䟃翋。----鹰犬倏眒,罻罗络幕。
南北朝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寅》: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唐张九龄《咏燕 / 归燕诗》: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唐王维《不雅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孟浩然《南归阻雪》: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唐崔颢《雁门胡人歌》: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 游侠篇》: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2.李白诗歌中的鹰的意象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行行且游猎》篇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登广武古沙场怀古》
上蔡苍鹰何足道?——《行路难三首其三》
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不雅观猎》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独漉篇》
寒冬十仲春,苍鹰八九毛。——《不雅观放白鹰二首》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不雅观放白鹰二首》
摧残槛中虎,羁绁韝上鹰。——《赠新平少年》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上崔相百忧章》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登广武古沙场怀古》
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留别王司马嵩》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独漉篇》
冷落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如何。——《野田黄雀行》
参考文献:
1.《李白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公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8月北京第1版。
2.正文中引用的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