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本《唐诗三百首》,里面的每一首诗后面都有我的署名和韶光,精良两个字的评价从头签到尾,这是我和小棉袄当年的学习互动,每次瞥见都是满满地冲动和回顾。
2008年,小棉袄当时只有9岁,上4年级,开学第一天,老师哀求她们每天背一首唐诗,直到背完唐诗三百首。
并哀求学生每背完一首,家长必须具名,第二学期结束时候交具名书,全部进行检讨。
当时,我以为唐诗比较呆板,小孩子可能兴趣不高,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和小棉袄每天同背一首唐诗,至于第二天是哪一首,由小棉袄头一天选中。
这个办法,小棉袄果真中招,满口答应,还信心很大。
我当时为了鼓励她,还专门买来了不粘胶贴纸,我背完了,她就在贴纸上面给我评价,并标注好日期,贴在一个小本上。
她背完了,我就在唐诗后面具名评价。
我们互动韶光很随机,有时候是清晨,有时候是上学路上,也有在饭桌上或者被窝里,为了鼓励她,我是跟她一起背的,她给我背,我就立马拿起笔给她具名,哪怕我当时在刷锅,打扫卫生或者用饭,无论多忙我都会立时记录好几月几号几时,代表了我对她背唐诗的支持。
我在学生时期背的唐诗不多,最多能有40多首,这些是福利,可以吃到储备知识的红利,让我轻松不少,但是逐步的我背诗就要花费很多的韶光,为了做好引领浸染,我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这种难堪自己跟小棉袄较劲的方法,目的也是让她有个竞争的兴趣,我偶尔故意忘却一句,她就会一蹦三尺高,说妈妈比不过她,还自满的弗成。
小棉袄就这样轻松地背完了整本唐诗三百首,听她回来说,她是班级里唯一一个能分绝不差背完全本书的人,被评为当时的“唐诗背诵小霸王”。
这些唐诗让小棉袄在初三总复习的背诵中再一次收成老师的表扬。
后来在高二的首次仿照复习中又一次背诵全通,直接惊呆了她们班的老师和学生。
实在,唐诗三百首在高考中也有占分比例的,详细有几分我也没有过多的关注,由于,无论多少分,唐诗填空,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可谓是一次学习,终生受益无穷,就连后来的写作也是手到擒来,把诗词典故利用到了极致。
朋友们喜好我的方法吗?拿去用吧,不用谢,希望有缘人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