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答日期如0821,获取当日诗词日历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两个月学会诗词写作
陆游:“一根筋”不是病,
是倔,去世倔去世倔去世倔
“一根筋”不是病,是倔,去世倔去世倔去世倔。
一旦决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不撞南墙不转头,撞了南墙也不转头,便是要撞墙,撞得满头疙瘩,满头疙瘩就成佛了,你看那如来佛祖的画像,不便是满头疙瘩?
陆游便是“一根筋”,成没成佛这个不知道,反正他活的韶光挺长的。他生平经历了六个天子,熬去世了五个,那些反对他的人、给他穿小鞋的人都去世了,他还活着,他活了85岁。
他到底在什么事情上犯倔?来看看这首诗就知道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落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更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看看看看,这是陆游68岁的时候写的诗,从诗题可以看出来,这一天是十一月四日,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这一天很冷,不仅冷,而且还风雨大作。
这样的景象适宜做什么?睡觉、看书、发呆、烤火,都可以。陆游白天的时候还盖着毛毡抱着猫烤火呢——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到了晚上这“一根筋”的劲儿就上来了。
您说您这浑身是病,守卫边陲的事儿就交给年轻人去做吧,您费那心干嘛?这天子都把您给罢官了,好好养病,多拿朝廷几年退休人为不比什么都强?
陆游才不,他做梦都是金戈铁马去打仗,这倔老头儿,一辈子就一个梦想:
收复北方,做个英雄。
咱们来看看,为了这个英雄梦,这倔老头儿“一根筋”的一辈子是怎么过来的。
01
公元1125年11月13日,淮河上空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河流掀起的巨浪彷佛要把小船掀翻。
船上的一位官员指挥着舟子赶紧靠岸,就在这时,船舱里传出一个婴儿的哭声。
是的,陆游出生了。
人家孩子出生,要么神光照室,要么梦日入怀,最不济也要老妈做梦梦到五彩的云、飞行的鸟、游动的鱼什么的。
陆游这一出生,河里的河妖都来兴风作浪。
这孩子,往后一辈子碰着的都是大事,就和他出生时的景象似的,全是大风大浪。
他出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辽国灭亡了。辽国灭亡和陆游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关系还大着呢!
没听说过“蝴蝶效应”吗?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叫连锁反应。
晦气的陆游一出生就被辽国灭亡这件事给“连锁”了。
闭幕辽国的,是位于黑龙江中下贱的一个刚刚建立十年的小国家——金国。
辽国从公元907年建国,曾经在中国的北方称霸二百多年,没想到被位于白山黑水间的小小的金国给灭了。
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他对群臣说;“辽国产铁,铁是非常坚硬的,就把国号叫做辽。但是铁虽坚,终亦变坏,只有金不变不坏,以是我们的国号就叫金。”
于是,“金”灭了“铁”。然后,金又马一直蹄,直接南下侵略宋朝。
陆游出生是几月?11月。
金国攻入开封是几月?11月。
以是,陆游一出生就一脚踏入了一个浊世。
宋徽宗对待金的侵略,表现出了超人的聪慧,他用到了三十六计中的上上计——走为上计,逃跑了!
12月23日,他对儿子说:“儿子,你来尝尝做天子的滋味如何?老子我到南方散散心去。”
别人家的孩子坑爹,可宋钦宗是被爹坑啊。
宋钦宗鬼哭狼嚎地被摁到了皇位上,于1126年改年号为“靖康”。 “靖康”这个年号只存在了两年,公元1127年,北宋就灭亡了。
野蛮的金国,灭了北宋之后,还把宋徽宗、宋钦宗押往他们寒冷的北地,两个天子都做了人家的俘虏,还有3000多的妃嫔、宗室也做了人家的俘虏。
这便是“靖康之耻”。
同年五月,侥幸没有被掳走的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登基,改年号为建炎,这便是历史上的宋高宗赵老九。
顺便说一句,金国灭了北宋之后,中国的版图上有三个国家并存。
北边的金国、西边的西夏,南边,便是南宋。
浊世出英雄,陆游已经具备了做英雄的条件。
02
实在陆游的出身是很令人倾慕的,他的出生太牛了!
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曾任礼部侍郎、尚书右丞,相称于现在的教诲部、外交部的副部长,以及国务院副总理。
父亲陆宰也很厉害,他做过吏部尚书,相称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
母亲唐氏,是宋神宗期间宰相唐介的孙女。
陆游两岁时跟随父母回到了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陆游家藏书很多,足以开一个“江南图书馆”了。后来南宋政府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秘书省,陆家就曾献出宝贵的图书一万三千多卷。
陆游很有条件读书,加上他又是个学霸,很快就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小太白”。
十二岁时,由于出生和才华的缘故原由,陆游就做官了,照这势头发展下去,陆游的仕途之路该有多顺畅!
结果十六岁时发生了一件事,这对陆游影响特殊大——这一年,岳飞被害。
陆游“一根筋”的倔劲儿就开始显露出来了,他以为只做一个文人意义不大,还要会武功才对。要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于是,他急速走出书房、遍寻奇士。他拜一位江湖人称“白猿翁”的老侠士为师,学得了一手博识的剑术。
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厉害吧?青年陆游技艺矫捷,穿上一身夜行衣就能飞檐走壁,除暴安良。
不过这也仅仅是想想而已,他毕竟是名门之后,怎么能穿夜行衣呢,还是要参加考试的。
二十八岁的时候他来参加科举考试,没考上。不是由于他水平弗成,而是他碰着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小人——秦桧。
晦气的陆游和谁一场考试弗成,非要遇上和秦桧的孙子一个考场;
霸道的秦桧,还非要让他孙子得第一;
而主考官便是以为陆游的水平比秦桧孙子的水平高,非要给陆游判第一。
得!
这下陆游可惨了,不仅被取消考试资格,还被秦桧扣上了一顶“喜论规复”的大帽子,而且他一辈子再也没有参加过考试。
陆游的倔脾气也上来了——我便是“喜论规复”,做一个规复北方、统一中原的英雄,便是我的梦想,难道由于你一个秦桧就改变初衷了吗?
结果没多永劫光,秦桧溘然患病去世去,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下来。
陆游曾经写过一首词,来表达他此刻内心的想法。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薄暮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喷鼻香如故。
我便是那驿外断桥边的梅花,根本不屑和你们争,就算我被风吹雨打零落成泥,那又如何?我还是散发着属于我的芬芳。
实在陆游和秦桧的抵牾,本色上是主和派和主战派的一次交手,宋高宗是主和派的最大靠山。
陆游如果能看明白这点,往后就不会亏损,妥妥地还做他的官儿,毕竟他是官二代,在南宋这个小朝廷也能活得很滋润津润。
陆游才不,他是“一根筋”嘛,就要去世倔到底。
03
公元1161年,陆游担当大理寺直,卖力法律事情。
这一年,陆游36岁。在他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他立志要做一个英雄,现在他已过而立,都做到最高公民审查院审查长了,当然要逮着机会给天子提建议,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他真的说了,好多好多:
什么“朝廷不得叮嘱消磨内侍小臣在外飞扬跋扈”啦,“废除极度残酷的凌迟之刑”啦, 还有“禁止宦官收养义子”啦等等。
宋高宗听得直打瞌睡儿。
末了,陆游又苦口婆心地说:“陛下呀,您该当生活节俭才对呀,那些宦官用高价收购来的珍玩给您,那都是为了得到恩宠啊!
”
宋高宗赶紧放下手里的珍宝,连连点头。
末了陆游又声泪俱下地哀求天子敕令北伐中原,由于太过激动,眼泪都溅到了天子坐的龙椅上,有诗为证:
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十一月五昼夜半偶作》)
等到陆游走了往后,赵构随便找了个情由把这个唠唠叨叨的人给撤职了。
就这样,陆游的英雄梦第一次破灭了。
陆游属于那种在一个地方倒下、也绝不在那个地方站起来的人,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传位给宋孝宗,自己做太上皇去了。宋孝宗一当上天子,就给岳飞平了反,这让所有主战派的人都看到了希望。
宋孝宗不仅为陆游加官,还亲自召见他,夸奖他的诗写得好,赐他进士出身。
陆游很高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竟然也有进士出身,气去世那个气焰嚣张、横行无忌的老贼秦桧!
哦,不用气了,那老贼早已变成一具骷髅了。
宋孝宗准备起用老将张浚北伐,他对陆游说:“你不是希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羽书吗?你现在就替朕起草一份诏书,让张浚立时出兵!
”
陆游怎么可能立时答应?他还没提建议呢。他以为现在出兵太仓促,就专门列了个单儿给宋孝宗提建议,尤其强调两点:要生活简朴、革除小人。
可别鄙视小人,小人一样平常都是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他们绝不一根筋,非常灵巧。
张浚由于仓促出征,大败而回,兵权也被解除,这个当年曾经和岳飞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将军,不久在忧愤中病故。
陆游被屈膝降服佩服派的那些小人扣上了“结交朋党,鼓吹用兵”的大帽子,罢职还乡。
于是陆游就戴着这顶大帽子回家享受他的田园生活去了,瞧瞧这首诗:
游山西村落
莫笑田舍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打门。
吃田舍饭、喝自酿酒,有老朋友可以聊,还有社戏可以看,撞墙算什么?
生活便是这样,你看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没准儿什么时候就“柳暗花明又一村落”了。
很快,陆游就看到了“又一村落”,张浚的儿子入朝为官,他推举陆游去四川,于是陆游就去了四川夔(kuí)州做通判。
哦对了,补充一句:给陆游穿小鞋、扣帽子的那个小人汤思退,由于签订丧权辱国的制定条约被人围追堵截,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精神恍恍惚惚,一听见脚步声就往床底下钻,末了自己把自己吓去世了。
04
45岁的陆游这下该当不会再“一根筋”了吧?哪儿呀,“一根筋”这玩意儿,愈老弥坚!
他这次做出来的事儿,让人哭笑不得。他把他的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个丫鬟和四个仆人都带上,加上他们两口,一家老小十七口,浩浩荡荡举家前往四川。
陆游也不想想,这宋孝宗反反复复到底值不值得信赖。反正他已经在心里构思好了北伐操持,压根都没想到要给自己留条退路。
他们坐船逆流而上经三峡前往夔州,结果走到黄州赤壁船破了个大洞,走到秭归船撞上暗礁又破了个大洞,一家人好几次差点都被淹去世。就这样心惊肉跳地走了一年,才抵达夔州。
结果到了四川如何呢?当了两年多通判,便是个闲职,根本没有机会参与战事!
三年后,陆游在夔州任期期满,调到南郑王炎那里当幕府官员,相称于参谋,王炎当时是宣抚使,卖力全体四川的军事。
这次陆游还不算太“一根筋”,他学聪明了,没有带那一大家子人,自己一个人去了。
结果一到南郑,二心坎快要熄灭的小火苗急速就燃烧起来了。
南郑位于汉中地区,阵势险要,王炎在这里修建了碉堡,战士们士气昂扬,统统都有条不紊,陆游一听到练兵场上的喊杀声,每个毛孔都随着愉快起来。
王炎是标准的武将,没有废话,陆游来了就立时给安排事情。作为参谋,是不能在营帐里坐着的,要亲自到前哨去稽核、去听取广大军民对北伐的见地。
陆游立时脱掉儒冠,身披铁甲,骑着战马,腰悬利剑,踏上波折坎坷的山路,往来奔驰于四川陕西之间。
路途迢遥算什么?
风餐露宿算什么?
寒冷酷暑算什么?
我要上马击狂胡!
击狂胡!
!
击狂胡!
!
!
陆游以为自己每天都热血澎湃,为了能亲自击狂胡,他利用安歇韶光练习射箭,居然被他练成了双手射。连王炎都频频点头:陆公能旁边射,吾不如也。
双手射算什么?陆游在佃猎中还亲手杀去世过一只老虎!
后来那张虎皮就一贯随着陆游。
然而陆游最愉快的事可不是这个,他最热血澎湃的事情是他到过大散关、骆谷口、神仙原等军事要塞,他都能看到对面的金兵!
大散关、大散关,哦,他给了陆游多少希望和梦想!
可是,只有短短的八个月韶光,朝廷忽然把王炎调回去了,缘故原由是怕他拥兵自重。
呵呵,这,便是南宋朝廷。
杀敌报国的机会来了,又迅速地消逝了;收复中原的希望涌现了,转眼间又破灭了。
多年往后,白发苍苍的陆游眼望北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05
南郑,这里的每一座山都曾留下过陆游的脚印,他的英雄梦,他的报国梦,难道就要这样无声无息消逝了吗?
陆游长啸一声,全体山谷里都回荡着他悲愤的声音——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
陆游一步一转头地离开了这里,从此后,他的诗词里常常会提到一个词:遗民。
没错,是朝廷摈弃了他们,是天子摈弃了他们。他们,曾经是如此清晰地涌如今自己的面前,而自己,却无力保护他们。
陆游骑着一头小毛驴行走在前往成都的路上,途经剑门关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难道往后一辈子就只能做个墨客、辜负胸中千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了吗?
陆游内心无比惆怅,写下了一首诗: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墨客未?小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不再对朝廷抱有任何希望,来到成都,他整日养花、饮酒、赌博,“倡楼呼卢掷百万,旗亭买酒价十千”,放浪形骸,自暴自弃。
这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陆游吗?这是那个身披铠甲、骑着战马旁边手轮番射箭、能打去世老虎的陆游吗?
不,这只是一个满脸颓废、目光呆滞、完备失落去了灵魂的老翁而已。
当他知道官场上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陆颓放”的时候,他的倔劲儿上来了,干脆给自己起了个号:放翁。
对啊,我便是很颓放,我便是要这样过生平!
这期间,他陆续又调动了几个地方,不过都是“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
陆游内心迷茫、痛楚,终于病倒了,他躺在病床上,翻看床头的一本书,看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胸中忽然升腾起一股气来,支撑着他坐起,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病起书怀》。
个中有这样两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是,我现在是人微言轻,可是谁规定人微言轻就不能做梦?谁说将来国家就一定统一不了?在我这个老头目的棺材板儿还没有盖上之前,统统皆有可能!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我老了,可是我的宝剑不服老!
这才是陆游,这才是那个倔老头目的本色!
一个人的生平有几次为自己的梦想去折腾的机会?折腾过,就算失落败又如何!
陆游把自己的诗稿整理出来,命名为《剑南诗稿》,以纪念他曾经的峥嵘岁月,也勉励自己永久不要放弃。
淳熙五年(1178年)春天,陆游接到朝廷诏令,让他回京等待复职。但是陆游并未受到重用,让他回去,也不过是由于他的诗写得好,点缀一下“太平景象”而已。
陆游先后到了福建建安、江西抚州等地,在他六十岁那年,他被免官了,缘故原由是由于,江西发大水,陆游私自开仓放粮,这属于“超出规矩”。
去你娘的规矩!
放着金兵不去打,那么多遗民不去管,来管老子开仓放粮?这个六十岁的老头儿一边唱着“素衣以免染京尘,一笑江边整幅巾”,一边卷卷铺盖卷儿走人了。
06
陆游在家里闲居了五年多,朝廷又重新启用他。陆游心情大好,由于宋孝宗要传位给宋光宗,他终于又有机会给天子提建议了。
来到临安(今浙江杭州),陆游听到很多歌女在唱几年前他写的一首诗: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丝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做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摇了摇头,当年的那种淡淡的忧伤袭上心头,他倒是宁肯歌女唱他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那时的陆游,并没有想到这首诗将来会成为他再次罢官的导火线,他一腔激情亲切地去给小天子提了很多建议,可是他的激情亲切并没有得到回报,不久往后,当权者给陆游加上了“嘲咏风月”的罪名。
陆游连哭的心情都没有,他早已习气了被扣大帽子——喜论规复、结交朋党鼓吹用兵、陆颓放、超出规矩,现在又叫“嘲咏风月”,那好吧,我就给我的书房命名为“风月轩”。
戴大帽子好啊,戴大帽子能龟龄!
不信咱们来看看:
1135年,宋徽宗在金国驾崩,陆游那年10岁;
1156年,宋钦宗在燕京驾崩,陆游那年31岁;
1187年,宋高宗在临安驾崩,陆游那年62岁;
1194年,宋孝宗在临安驾崩,陆游那年69岁;
1200年,宋光宗在临安驾崩,陆游那年75岁。
经历了这么多任天子,陆游还有什么没见过的呢?
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陆游受宋宁宗约请,以77岁高龄扶衰入都,主持修撰孝宗、光宗两朝历史的事情。
宰相韩侂(tuō)胄(zhòu)准备出兵伐金,陆游写文章勉励他。有人说韩侂胄这样做是为了收买民气,让陆游不要写。陆游不管,他现在老了,更倔了,谁也说不服他,只要伐金,他就支持。
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南宋朝廷敕令伐金。陆游去不了,就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沙场。他拄动手杖望着北方,想到了自己的生平,禁不住泪流满面: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令陆游切切没有想到的是,韩侂胄败北,被士兵乱棍打去世,砍下人头,献给金国,以作为求和的条件。
两宋三百年,中国人经历过两个最屈辱的日子,第一次是北宋末年金国攻进东京开封,俘虏了两个天子和皇亲国戚;第二次便是南宋中叶伐金失落败,朝廷砍下丞相的脑袋,双手交给了仇敌。
不幸的是,这两个屈辱的日子陆游都经历了。第一个屈辱日子来临的时候,他刚刚两岁;第二个屈辱日子来临的时候,他即将离开这个多难多难的人间。
临去世前,这个“一根筋”的倔老头儿把他的孩子们都叫到了他的床前,没有遗产,只有一个欲望:
示儿
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个倔老头儿!
既然知道一个人去世了万事皆空,还遗憾什么国家有没有统一!
1210年,陆游与世长辞,享年85岁。
07
光阴过去了六十九年,1279年3月19日,广东崖山,凄风楚雨,蒙古军队把南宋末了一支军队逼到海边,陆秀夫背负年仅9岁的小天子蹈海殉国,十万军民,纷纭跳进波涛彭湃的大海。
一曲悲歌,末了绝唱,南宋至此灭亡。
有人说,陆秀夫是陆游的后代,有人考证说不是。是与不是,有那么主要吗?
主要的是,陆秀夫和那些跳海而去世的人也是“一根筋”,宁肯去世,绝不屈膝降服佩服!
“一根筋”是病吗?不是,是倔,去世倔去世倔去世倔。
这世上有一种人,他们便是“一根筋”,便是倔,彷佛天生背负着义务,没有人哀求他们去做什么,可是他们自己对自己有哀求,这种人的心中,都时时刻刻记住两个字:天下。
所谓“一根筋”,更是一种风骨、一种血性、一种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八百多年过去了,当我们想到那个去世倔去世倔去世倔的倔老头儿陆游的时候,脑筋里总会冒出这样一句话:
亘古男儿
一 放 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大老振事情室”。有任何问题请加诗词天下
长按二维码关注【诗词天下】公众年夜众号
| 诗词 | 美文 | 文史 | 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