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1)七夕会沈继杨于三山驿(2)中留连竟夜赋诗为别庚寅(3)七夕予客韶阳(4)而沈新拜衡州之命回顾往好痛惜有怀

七言律诗

明·游朴

犹记三山驿舍秋,一尊尘榻共夷犹。

明游朴 七言律诗 庚寅七夕怀友沈继杨

毫端飒飒生风雨,水畔盈盈笑女牛(5)。

游客又惊今夕过,沈郎还似去年不。

衡阳不度南飞雁,欲问音书何处求。

题 解

这是一首怀念朋友的诗。
作者在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七夕,客居邵阳,想起了去年(庚寅年,即明朝永乐七年)七夕,与朋侪沈继杨在三山驿馆竟夜赋诗的乐事,而写了这首诗。
此时,沈继杨在衡阳履新职。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
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
入为大理寺评事。
历迁刑部郎中。
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道。
官终湖广参政。
有《藏山集》。

注 释

(1)己丑:明朝己丑年即明朝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

(2)三山驿:明洪武间置,属侯官县。
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南。

(3)庚寅:明朝庚寅年即明朝永乐八年,公元 1410年。

(4)韶阳:地名。
古代韶阳即当代的湖南新邵县。
史载:舜南巡时在当地奏九韶之乐,并赐名其地方为"韶",后来引申为曲艺舞蹈等演出艺术或有关音乐的建制名称;再后来又把这一带称做"韶洲""韶阳"。

(5)女牛:指织女星、牛郎星。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牵牛、织女分居天河两岸,每个七月七日地上的喜鹊飞到天河填河成桥、使之相会。
后遂用“女牛”等指织女星和牵牛星。
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

译 文

还记得三山驿馆舍的秋日,我们在那儿下榻饮酒多闲悠。

涂文笔端犹如风吹雨,水畔笑声盈盈看天河中的织女牵牛。

游客我今夜忽然感到又是七夕了,沈郎啊你还似去年那样不?

不见衡阳雁飞来,叨教你的音讯我到何处去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