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杜鹃花两首,借古喻世,沉痛忧患,辛辣悲愤

“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辛弃疾杜鹃花两首比杜牧辛辣莫问兴亡今几主

莫问兴亡今几主。
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宋朝辛弃疾《定风波·野草闲花不当春》

辛弃疾是经历过战役和苦难的人。
22岁之前,他生活在被金国强占的长江以北的山东。
金国是游牧部落靠武力支撑起来的王朝,为了征服民众,得到最大的利益化,汉人成为压制奴役的工具。
可忴天朝大国沦陷区的宋人,文明己久,却办法略金国的暴政,在这里,汉人是末等公民,打官司,胡人胜,地皮被胡人强夺,而牲口被胡人抢去。
就不说辛弃疾听到的北宋灭亡之时的惨烈,天子被俘,浊世鲜血的人间地狱。

然而当他策马归宋,他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南宋朝廷为了坚持自己的小太平,面对金国的武力威慑,割地赔款,用的是民脂民膏,来坚持醉生梦去世的奢华生活。
为了不给金国痛处,对内营造一种小和平,打压有主战思想的官员。
仿佛这样就能和金国相安无事。

辛弃疾是有收复国土的空想的,他的家乡父老一贯在金国的地皮上,他忍耐,他上书给天子,他呼吁抗金,但南宋的氛围实在是诡异,仿佛他说的是另一个星球上的故事。
王侯将相醉生梦去世,冒死享受和捞钱,民众除了那一批从浊世里过来的人,已经垂垂老了,更多的人在小太平里未曾体会什么叫国破家亡。
反而陆游辛弃疾这类人成了异端。

辛弃疾犹如杜鹃一样想唤起沉睡的人,上层是在装睡,认为有钱买命,下层是昏睡。
文明教养下的子民,没有见识过铁血和蹂躏,当然如果等见识,大概就没命了。

辛弃疾是太复苏。
然而有什么用,他的归人身份,成为他有心杀敌的最大障碍,军事上的事绝对不许可他问鼎,把他丁宁做各种地方的治安。
就算不是这种身份,南宋本身重文轻武,何况想以无害博得金国的宽容。
那复国之梦是辛弃疾的天方夜谭。

辛弃疾本是少年将军,硬被逼成了墨客,但是那骨子特有的爱国豪放悲愤之气,连诗词都犹如龙虎沉吟。
当然,他真不愧词豪,能用的典故绝对不落下,连很多真正的文人都汗颜。

比如这首杜鹃。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野草闲花仿佛已经不叫春天,这是指的晚春,花事零落,林花之后,只有低矮的草本。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春天已经由去。

但是杜鹃鸟影象犹在,它每天啼叫。
这里用的是望帝杜鹃的典故。
传说上古蜀国望帝被迫禅位臣子,他在深山野林,无日不想着复国,但是终极欲望未偿。
他吐出的血化作杜鹃花,他的灵魂化作杜鹃鸟,每天都喊,我要回去,不如归去。

辛弃疾说,没有人再记得春天了,但杜鹃鸟,但望帝记得,每天都在喊回家,我要回家。

这也是辛弃疾的心声。
他最有情由想回家,但最没有路。

杜鹃花谢了,石榴花红了,那是杜鹃和他的心血,赤心赤血染过了杜鹃又红上了石榴,却等来的是漫长的寂寞。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
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赭袍是什么?是深黄色的袍子,天子的穿着,黄色在唐朝是天子的燕服,在宋朝是皇家的颜色。

在这深春里,宫殿里的天子,被大臣宫女围着,而大臣和宫女身上头上穿着带着的是鲜艳的红,何等富贵残酷。

自然界的春天走了,皇宫里的人造春天恰好,丝绸绫罗的锦绣簇拥着帝王。

不要问兴亡事,不要谈历史。
由于说了他们也不听,只是那深宫总还有杜鹃鸟吧,让这些人听听这些鸟在叫什么,鸟在说要回去呀,这些人有耻辱吗?这些人禽兽不如。

杜牧有一句名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辛弃疾比杜牧更辛辣。
那是商女,你们是什么,你们是天子大臣!

我真佩服辛弃疾,他后来自己辞官,如果在官任上,这样的诗词肯定会招祸。
便是普通人也不敢写,他写了。
可以看到他难以表达的愤慨,借古喻今,辛辣悲愤。

“百紫千红过了春。
杜鹃声苦不堪闻。
却解啼教春小住。
风雨。
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宫当日女。
无数。
猩猩血染赭罗巾。
毕竟花开谁作主。
记取。
大都花属惜花人。
”宋朝 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

只有杜鹃,不断在啼叫,不要忘却故国,不如归去。
百紫千红,春天过去了,但是杜鹃的啼叫,是召回满山凋落的海棠魂魄。

辛弃疾喜好海棠林,落花如雨,壮烈年夜方,不是文人那种花间的旖旎。

这里有两个暗含的典故。

一个是虚的,是想象古蜀国的宫女经历的亡国凋零。

第二个却是真的,北宋亡国之时,宫中女眷是经历了年夜难的。
历史书上都有。
末了两个北宋天子也没有善终。

辛弃疾对生命和这样的凋零充满了悲怀。
这些女子谁替她们做主,这些花一样的生命?天子保护她们吗?

辛弃疾爱惜最普通的生命。
花是女子,也是普通人的象征。
真正爱花的是惜花人,真是老百姓是属于明君,爱护他们的君主的。

这个意识思想并不超前,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但是有勇气写,辛弃疾是看到了南宋总总危急。

上层醉生梦去世,迟早是国破家亡,鲜血满地。

辛弃疾有心护花,可是他护得过来这江山吗?在封建社会,江山是一姓之江山,辛弃疾是少有为民而起的义士。
他的国家观点,是公民。
这点他是超越当时大多数人的。
他不仅有想法,还有年夜方的作为。

以是辛弃疾何止词龙,他便是一条龙,只是被南宋刻意胁迫了。

辛弃疾到去世都没有等到收复故土,没有回抵家乡。

他的悲愤和忠魂长留在诗词里。

他是值得纪念的爱国墨客。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