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墨客,善于用布局独特意境的办法,来表达自己丰沛的情绪。

这类技巧的利用,在诗词歌赋中比比皆是,如“枯藤老树昏鸦”秋日萧瑟,“一枝不安于室来”的勃勃活气,“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 的丰收之喜等。

分享八个营造出绝美意境,又少有人知的针言,让我们一同感想熏染,古代文人用字词所绘制画卷之美的独特质感。

小众成语意境绝美 古代文人诗人

光风霁月

形容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时世,还指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出处

宋·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肚量胸襟洒落如光风霁月。

落纸云烟

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革多姿。

出处:

晋·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
足不缀行,手不释文。
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时和岁稔

四季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出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
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肯熟念?”

一枕槐安

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畅。

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东平诗人淳于棼在槐树下睡觉,梦到自己到了大槐安国,娶公主为妻,作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
后遭国王疑忌,被遣回籍。
醒后创造大槐安国是槐树下的蚁穴。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针言“一枕槐安”。

春树暮云

表示对远方朋侪的思念。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吞花卧酒

指得是赏花饮酒、游春行乐。

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五:“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期。

河倾月落

意思是表示夜将尽。

出处:

元·陈樵《月放过赋》:“河倾月落,馀欢未歇。

驻红却白

指保持青春,延迟朽迈。
“红”象征着青春的俏丽,即红颜,而“白”则象征着朽迈,即白首。

出处:

宋·刘子翚《梦仙谣》:“驻红却白非难事, 贪生虑去世真愚计。

以上针言在得当的语境下,可更换一些常见针言利用,来增长内容的文化氛围,若你以为本文有用,不妨点个关注。

提到善于营造意境,用诗作画,你会想到哪位墨客的哪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