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倚危亭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东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喷鼻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词人即景抒怀,以面前的萋萋芳草比自己的一腔别恨。“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既然是别恨,自然就要写到离去,这几句便是写词人回顾与恋人分别时的情景。
“无端天与娉婷”,这一句写歌女的美好,她若不是生的如此出众,那相思之情也不会那么深奥深厚缠绵,离恨也会减少一些吧。于是词人怪罪起老天来,怪老天赋予她那么俏丽的边幅。这一怪看似无理,实则写出了词人的深情,正如古人所评的“妙而无理”。
“夜月一帘幽梦,东风十里柔情”,这是词人回顾昔日之欢,词意取自杜牧“东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既暗示了那位女子的身份,也补足了对她容颜的描摹。“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喷鼻香减”,这几句的意思是可惜好景不长,转眼就成离去。后两句以形象写别恨,将离去之情描写得凄美之极。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末了这几句词人又回到现实中,将情融于景,道出了他那一腔愁闷,有悠然不尽之意。
此词写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去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弯曲,道尽心中一个“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