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宋代: 曹豳《春暮》
有情的人,临到春天迟暮,总要有一番情思。春暮之景,少不了落花,惨兮凄兮,见之悲哀。此时,大多数人无疑都是在伤春,天地间一定被浓重的悲哀感情笼罩着。春天来已久,也早已见过几番落花,也为之悲哀过许多回。此时,应已是末了的落花,或许不应该再为之悲哀。春天迟暮,落花将尽,也将告别悲哀,思之,或可以转喜。
落花之外,还有许多大好景致,正呈现在人面前,张目则能看到,不能因落花之悲,而漠然忽略。草长莺飞,林木葱郁。池塘里的蝌蚪,也已长成了田鸡,开始鸣叫。无论面前,还是千里之外,该当都是一样。此正是春天带来,而没有带去的。无论哪里,放眼一看,则无不可赏心悦目,足称怀抱,大可不必戚戚于已经凋落的花。昔日孟敏荷甑堕地,不顾而去。人问之,则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何其达不雅观!
对落花而戚戚,则落前人之下矣。
春暮花落,自然而然,本也不敷悲。况且世间还有许多美好相继,可谓目不暇接。物本无碍,所适的不过是一颗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一种通达、一种悠然,自胜世间庸人自扰者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