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每每是“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秋日的景意并未完备消尽,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已急不可待地伴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

立冬时,一样平常还不太冷,此时,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以是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景象,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成长也十分有利。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阐明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已至,寒冷将近,要担保身体康健过冬。
中医学认为,立冬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活气勃产生发火准备。

诗词鉴赏倏忽秋又尽 明朝恰立冬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落。

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了,墨客只好与炉火琼浆相伴,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
从诗句中我闻到了立冬的酒喷鼻香,天冷了,酒已成了驱寒的必备。
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感知到古代的冬天要好比今冷得多。
但更使人感到一个云游墨客的思乡之情。

烟雨馆立冬前一日

宋-葛绍体

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嫡朔风起,肠断天涯人怀家。

立冬即事

宋-仇远

小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喷鼻香。

小雨带来寒意,但还没冷到结霜,屋子前面的树,叶子已经一半绿一半黄了。
寒冬闻到梅花飘喷鼻香,彷佛又已经嗅到了春意。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纭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时立冬,红叶纷纭落下,西风吹过,黄花却依旧在,黄花给立冬也增长了几分诗情,让立冬多了一份情调和色彩。

立冬道中

宋-高登

黄茅时节瘴烟深,人在山凹第几重。

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比年世不容。

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今年立冬後菊方盛开小饮

宋-陆游

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落醪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

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次韵古愚立冬日不雅观菊

宋-沈说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於檐卜喷鼻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岁晚倚栏

宋-冯伯规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问信迟宾雁,催寒有响蛩。

暝烟都不见,闻得望晚钟。

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柔嫩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立冬日野生手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落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诗下笔下的立冬则见些许禅意,秋去冬来,树叶落尽,客居他乡的旅人唯有禅月相伴,读来颇有人生的意味的。

梦江南

清-屈大均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

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

肯忆故人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