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启翼

玲珑天马五峰连,秀挺昭州气候轩②。

势接青云蹴③星斗④,形驰碧落踏云烟。

月悬正顶明珠现,霞映全身玉鬣⑤鲜。

袁氏父子诗歌注释

想是天闲留上选⑥,将来旗鼓定中原。

注释:

①五马山:《平乐府志》卷四“山川”:“五马山在江南岸,突起五峰中,一峰高耸,端圆与郡城相对,因名。

②轩:高耸状。

③蹴:踢踏,踢到。

④星斗:泛指天上星星。
《晋书·元帝纪论》:“驰章献号,高盖成阴,星斗呈祥,金陵表庆。
” 唐李白《宿清溪主人》:“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⑤玉鬣:似玉一样光亮的鬃毛。
《广雅》:“鬣,毛也。

⑥上选:精选出来的上等品。
《后汉书·舆服志上》:“及秦并天下,揽其舆服,上选以供御,其次以锡百官。

步云岩①

袁启翼

遥望穿山气势雄,空空洞洞最玲珑。

此间定可通蟾宫②,竚③看诸贤步月宫。

注释:

①步云岩:《平乐县志》卷一“山川”:“步云岩在乐山里,一名穿岩。
穿山岩在城东七十里乐山里,与平西富多山相连,二峰并立,半壁开一圆穹,可通往来。
穹圆广数十丈。
邑人袁启翼卜居其下,更名步云岩。
谶云:平西富多不出官,出门三步见穿山。

②蟾宫:月宫,指玉轮。
旧称科举中第为登蟾宫。
唐 袁郊《月》:“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妨还。
” 明 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八·科第类·蟾宫》:“及第之荣,比步蟾宫。

③竚:伫,伫立。
永劫光站着。

经三烈祠①

景星

孤舟旅榇②苦单独,凶盗何堪夜入舲③。

万里一棺归未得,千年三烈节弥馨。

庙经乱后遗基在,冢④到春回芳草青。

仿佛贞魂何处是?长浮漓水⑤伴湘灵⑥。

注释:

①三烈祠:《昭平县志》卷六“烈女部·烈女·烈妇”:“郭氏、张氏,年俱二十余,梧州府通判刘仁次之妾。
烈女辰秀,庶母也。
当泊舟昭平时,遇寇,相抱而哭,辰秀急跃水去世。
贼人入船舱,张、郭惧,不免以囊啗贼,乘间牵连赴水去世,得尸与辰秀藁葬于江干,及奉旨旌表,里人为建三烈祠,以传劲节云。
” 原诗见载于《昭平县志》。

②旅榇:从外地拉回来的棺材。
榇:以梧桐木做的棺材。
《说文解字·木部》:“榇,棺也。
” 《左传·襄公二年》:“穆姜使择美槚以自为榇。

③舲:有窗的小船。
《淮南子·俶真》:“越舲蜀艇,不能无水而浮。

④冢:宅兆、古墓。

⑤漓水:指桂江,由漓江发源而成,古人也称漓水。

⑥湘灵:传说中湘水之神。
《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 另说指舜妃,即湘夫人也。

马峡①棋盘石②

袁景星

马峡水深深不测,两崖千仞临江侧。

崖头谁是棋盘石?棋子摆列如相奕。

俗言仙去棋常留,风雨千年局不休。

崖头树木风嗖嗖,往来行人等蜉蝣③。

世间棋变古今愁,天荒地老几千秋。

呜呼!
天荒地老几千秋,江花江月空悠悠。

注释:

①原诗见载于《昭平县志》。
马峡:《昭平县志》卷二“舆地部·山川·河流”:“马峡,在县治南里许马滩下,长十里,春水涨时必起大漩涡,则船行不能往来。

②棋盘石:亦称石棋子。
《昭平县志》卷三“古迹部·遗迹”:“石棋子在县南五里马峡棋盘山上,相传昔有神仙聚弈于此,石棋子其遗迹也。

③蜉蝣:小蜻蛉,虫类。
《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 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去世。

感应泉①怀邹忠公浩②

袁景星

城北仙宫麓,灵源彻底清。

年深石甃③滑,汲少水痕平,

人以忠贞重,泉因感应名。

侭④教时期革,千载自澄浤⑤。

其二

清冽何曾涸,盈盈湛太虚⑥。

味寒能破热,性洁一直淤。

止水无淫溢⑦,浮云任卷舒。

古人不可即,我欲友樵渔。

注释:

①感应泉:《平乐县志》卷一“古迹”:“感应泉在城北,宋邹浩谪居昭州,以江水不可食,汲数里外,后所居仙宫岭下忽有泉涌出,清冽莹洁,因疏为井,名曰感应泉。
后将召还,泉忽涸。
”泉在今县公民医院右侧。

②邹忠公浩:指宋代人邹浩(1060—1111),字志完,常州晋陵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哲宗时为右正言,以忠言敢谏著称。
徽宗时迁兵、吏二部侍郎。
邹浩于崇宁二年(1103)谪居昭州(今平乐县),筑室隐居于昭州城北的仙宫岭下,自号道乡居士,1107年结束流放生活北归,不久病故。
去世后宋高宗赠授宝文阁直学士,赐谥号忠,后人尊称其为邹忠公。

③石甃:石头砌的井壁。
《说文》:“甃,井壁也。
”唐杜荀鹤《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道》:“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

④侭:同“尽”。

⑤澄浤:亦作“澄泓”,水清而深之意。

⑥太虚:谓宇宙。
唐陆龟蒙《江湖散人传》:“天地大者也,在太虚中一物耳。
”明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太虚即气,絪缊之本体。

⑦淫溢:犹盈溢,泛溢。
宋 苏辙《江涨》诗:“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
崩腾没洲渚,淫溢侵蓬蒿。

废教场①

袁景星

距郡东五里许,直指青鸟使大阅之所,郡人至今呼大教场,别于城北小教场也。
废来日久,居民数十家,园圃鳞次②。
予询之野老,犹能历历指示。

讲武先朝地,于今尽圃畦③。

沧桑今古事,日落鹧鸪啼。

其二

忘战难为国,佳兵亦不祥。

朅④来空太息,满眼牧牛羊。

注释:

①废教场:位于原平乐县百货公司仓库址,即今环城路中段。

②鳞次:似鱼鳞般依次排列。
晋潘岳《射雉赋》:“绿柏参差,文翮鳞次。
” 南朝鲍照《咏史》:“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③圃畦:栽种蔬菜、花果的园畦。
《庄子·天地》:“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
”唐元结《游潓泉示泉上学者》:“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

④朅:通葛、何。
晋 束皙《近游赋》:“攀荜门而高蹈,朅徘徊而近游。

广运故城①

袁景星

枫树阴阴古庙隅②,故城未圮③峙④荒途。

晚霞散彩清江里, 日落千山啼鹧鸪。

注释:

①广运故城:平乐境内桂江边上一城堡,在今平乐县大发瑶族乡广运村落
《平乐县志》卷二“城池”:“广运堡城即广运驿,府江三城之一也,在府江东岸距县城六十里,弘治间寇作,兵备道张吉创建。

②隅:角落,边角之地。
《诗·邶风·静女》:“俟我于城隅。
”《 乐府诗集·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③圮:塌坏,倒塌。
《书·序》:“祖乙圮于耿。
”传曰:“河水所毁曰圮。

④峙:直立、耸立。
《列子·汤问》:“五山始峙而不动。
”曹操《步出夏门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休庵①落成

袁景星

几月经营始落成,窗棂②洞启纳虚明。

新移花柳三春意,旧积图书万古情。

开户近环千嶂③碧,飞泉远落一痕明。

老夫倦起闲无赖,檐下缓步听鸟音。

其二

乱后④于今二十年,一椽⑤今始得安然。

出随鵷鹭⑥五迁署,归卧衡门⑦百亩田。

镇日烟云生宅畔,连旬风雨闹窗前。

小龛未设空王座,跌坐⑧冥心结净缘。

注释:

①休庵:《平乐县志》(民国)卷八“古迹”:“休庵在城外,袁太常致政家寓所构。

②窗棂:窗格子。

③千嶂:形容山峦浩瀚。
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乱后:指清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之乱”之后。

⑤ 椽:原为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后用来指代房屋间数的代称。

⑥ 鵷鹭:鵷和鹭翱翔有序,喻班行有序之朝廷官员。
《隋书·音乐志中》:“怀黄绾白,鵷鹭成行。
”唐钱起《别张起居》“风涛初振海,鵷鹭各辞林。

⑦衡门:横木为门。
指陋舍,也指隐士寓所。
《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⑧ 跌坐:指佛像的坐姿。
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定修悟证道,即采此坐姿。

马蹄井①

袁景星

石壁摩天②石路斜,结茅③山下几人家。

清秋七月凉风起,啼鸟无声稻有花。

注释:

①马蹄井:村落名,在今平乐镇月城村落委,国道323线旁,离县城三、四公里。

②石壁摩天:马蹄井村落西、南面有是山高耸,如翠屏遮村落,故云。

③结茅: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步 尾①

袁景星

粉墙连栋起山根,此是当年步尾村落。

村落墅②废兴何足问,人间沧海不堪论。

注释:

①步尾:村落名,即今青龙乡莲塘村落委步尾自然村落,位于玉轮山旁。

②村落墅:村落庄房舍,村落郊别墅。
言此处村落人从前富余。

游粉岩①

袁景星

石磴②扳穷处,凭空豁③洞天。

鹤飞人去远,客到蝠迎前。

捣药余琼粉,烹茶剩玉泉。

烟霞余即主,何必更求仙。

注释:

①粉岩:在今平乐县城东南属平乐镇湖塘村落委。
《平乐县志》卷一“山川”:“粉岩在城东南十五里萦山之中,岩皆钟乳结成,玲珑奇巧,几同鬼斧神工。
群山环拥,烟雾空濛,故粉岩晓雾为八景之一。

②磴:山路上的石头台阶。
③豁:开阔、宽敞。

桥头村落①

袁景星

万树阴浓昼欲昏,小桥竹尽见人村落;

农忙男妇在家少,客到惟余犬吠门。

其二

微茫村落径树交加,树外稠绵尽结花;

荒秽②删除生理治,几坪桐树几坪茶。

注释:

①桥头村落:村落名,即今平乐县张家镇喷鼻香花村落委桥头村落。

②荒秽:亦作荒薉,犹荒漠状。
《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地皮荒秽,遗老失落贤。
” 晋陶潜《归田园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马田寨①

袁景星

茅屋环居石一拳②,一拳以外总皆田;

满村落树茂人家少,喔喔鸡声出树巅。

注释:

①马田寨,村落名,今属青龙马田村落。

②拳:马田村落中有一矮山,村落民房屋环山而筑,故云。

陇头①

袁景星

石峰②特起在田中,一壁为村落三面空;

我过此村落时七月,油油禾黍拂金风。

注释:

①陇头:村落名,属今青龙乡青龙村落。

②石峰:陇头村落四面为良田,中有一石峰耸立。

东岩①悬溜②

袁景星

东岩殊巉岩③,岩溜滴终古;

皎皎承溜池,荒塞饶污土。

老榕凋伐尽,盘根尚堪抚;

危亭倾岩前,废久人少睹。

巑岩④多怪石,星罗⑤不可数;

形状类异兽,狰狞向我舞。

我家住平田⑥,时或来城府;

晨兴坐肩舆⑦,到此每亭午。

仰饮悬岩溜,何异啖⑧石乳;

流连不能去,欲为东岩主。

注释:

①东岩:在今县城东侧。

②悬溜:倾泻的小股水流。

③巉岩:意指高而险的山岩,形容险要陡峭,山石高耸状。
李白《江上望皖公山》:“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④巑岩:峻峭的岩洞。
《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兹岭复巑岏,分区尊淮服。

⑤星罗:像天空星星罗列。
汉班固《西京赋》:“列卒周币,星罗云布。

⑥平田:青龙乡平西村落周围有良田千顷,又有高田,称平田。
另一说桥亭玄坛村落旧称也被叫作平田村落。

⑦肩舆:旧时期步工具,由人肩抬,似肩舆、滑竿。

⑧啖:吃或给人吃。
宋苏轼《荔枝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北涧奔流①

袁景星

北涧窈②而深,潺湲③复寥廓④。

岩岩类平壤,悠悠十亩阔。

潆洄⑤水道通,弯曲鬼神凿。

清浅毫发鉴,幽深难探索。

亭午溪日廲⑥,砂石分闪烁。

复有石横溪,广袤⑦不可度。

绵亘达两岸,巨溪从上落。

奔涛白如练,趋下势难约。

飞鸟日迥翔⑧,潜鱼时隐跃。

小洲满杜蘅⑨,高岸莽丛⑩薄。

我来藉草坐,逸兴何超扩。

愿言不相违,终生共丘壑⑪。

注释:

①北涧奔流:在平乐县城东北。
“北涧奔流”为平乐古八景之一。

②窈:深远、宁静。
《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由山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③潺湲:水缓流状。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④寥廓:空旷深远。
《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状。
” 唐韦应物《神仙祠》:“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
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⑤潆洄:水流回旋状。
宋朱熹《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棹歌》之九:“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潆洄。

⑥廲:雕饰俏丽通亮的窗户。

⑦广袤:宽广辽阔。
东西宽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⑧迥翔:回旋盘翔。
南北朝沈约《咏湖中雁》:“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⑨杜蘅: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棠梨。
古书一说为喷鼻香草。

⑩莽丛:灌木丛。

⑪丘壑:山陵和溪谷。
宋王安石《九井》:“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元旦金沙庵①感旧

袁景星

五鼓作礼完,秉烛坐待旦。

平明谒圣宫②,圣道渺天河③。

先君祀乡贤,再拜闻慨叹。

以次谒诸神,天暖通身汗,

停舆金沙庵,息倦舒嬉戏。

其二

庵金④在半山,胜国⑤世职⑥庐。

国亡世职废,宫舍成丘墟。

子孙不能有,施与宝塔⑦居。

犹胜鄙人裔,樗蒲⑧倾家闾⑨。

注释:

①金沙庵:《平乐县志》(民国)卷八“古迹”:“金沙庵在城厢镇正东街,原名塘背庵,别号佛惠庵,今废。

② 圣宫:佛殿、孔庙。

③ 天河:天河、银河。

④庵金:金沙庵内有井,传说随泉可涌沙金,故云金沙井。
清《平乐县志》卷一“古迹”:“金沙井在县署东南隅塘背庵(金沙庵)内,唐李义山诗‘绳烂金沙井’即此。

⑤胜国:被灭亡的国家。
《周礼·地宫·媒氏》:“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
”郑玄注:“胜国,亡国也。
”按,亡国谓已亡之国,为今国所胜,故称“胜国”。
后因以指前胜。
此处指明朝。

⑥世职:世代继承的职位。
《宋史·范纯仁传》:“过阙入对,神宗曰:‘卿父在庆著威名,今可谓世职’。

⑦宝塔:又作浮屠,梵语音译。
佛陀、佛,指和尚。

⑧樗蒲:古时一种博戏,后世亦指赌钱。

⑨家闾:家产、家底。
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此处指弘大家产之意。

沙 田①

袁景星

自广善桥②登危岩,蹑③石蹬④行山谷中约四五里,渐觉开敞,两溪汇流入河,孤村落临溪,乔木成林,草木茂密,村落前源田数十亩,溪西野店数间,颇饶野兴。

村落小依乔木,双溪汇大河。

柴门时吠犬⑤,屋下稻畦⑥多。

其二

修竹抱东村落,鸟声啼续断。

篱边菜有花,黄蝶飞无算⑦。

注释:

①沙田:村落名,在今平乐镇长滩六合村落委鲁塘村落附近。

②广善桥:《平乐县志》卷二“桥梁”:“广善桥在乐山里大路,先名盘冲桥,旧志作寡婆桥者误。

③蹑:踩、踏。

④蹬:踩、践踏。

⑤吠犬:善叫之狗。
宋苏轼《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我来不雅观政问风谣,皆云吠犬足生氂。

⑥稻畦:稻田。
宋王安石《独归》:“钟山独归雨微冥,稻畦夹冈半青黄。

⑦无算:多到无法算计,不计其数。
《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落之。
或相信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 宋贺铸《频载酒》:“桃李趣行无算酌,桑榆收得自由身。

筹边夜月①

袁景星

玉漏②才初转,东山月正明。

太平无夜警,四野静边声。

注释:

①筹边夜月:为旧时平乐一景。
《平乐县志》卷一“古迹”:“筹边楼,元建,东南城上,又徙城西不利,皇庆间佥宪忽都善堪舆,谓北白虎方安得置鼓角,仍移东南,今废。

②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宋杨万里《病中夜坐》:“玉漏听来更二点,烛花剪了晕重开。

仙岩灵雨

袁景星

萝径①藏仙迹,丹炉②火尚红。

洞深人不到,只许白云通。

注释:

①萝径:藤萝悬垂的小路。
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②丹炉:道家用作炼丹的鼎炉。

夏日郭都閫①怀宁招饮得月亭同陆太守节庵孙司马敬涵傅别驾开易感赋二律并序

袁景星

得月亭②者,辛未③夏吴中丞④兴祚来游,命名其亭,则胜国唐师长西席世尧逸我山庄④之塘亭也。
师长西席以名进士,官司李⑤内擢铨部⑥主政,所在有贤声,早岁致仕⑦,筑精舍⑧于城北,曰逸我。
其意盖甚优也,屡经兵燹⑨,止余荒址。
康熙己酉⑩,前守杨公荣胤为太夫人延寿求佛地选胜得此,知为故绅业,又知寒家与唐氏世交,属余往求再四始允。
其始末载一点空禅林⑪记,不虞因循至今,竟成官物,而唐氏反有钱粮之累,是余昔日奉命承教之过也。
因赋诗而序及之以志余过。

雅好投壶⑫士,招携及草莱⑬,

胜游城北郭,高会水中台。

政事龚黄⑭最,文章屈贾才⑮。

主人情未尽,落日照擎杯。

其二

此日宝塔刹⑯,古人逸我庄。

子孙犹文字⑰,基业已沧桑。

岸柳枝枝绿,池荷叶叶喷鼻香。

世情何足问?感慨尽君觞⑱。

注释:

①都閫:指统兵在外的将领。
此处指平乐守城武官。

②得月亭:《平乐县志》卷一“古迹”:“得月亭,副总文养谧建,总督吴兴祚题额,其地即洞仙亭旧基,在城北即明唐吏部逸我山庄旧址。

③辛未:指康熙三十年即1691年。

④中丞:清朝对巡抚的尊称。

④逸我山庄:《平乐县志》(民国)卷八“古迹”:“逸我山庄在城北,明唐吏部之园亭,即今之得月亭也。

⑤司李:即司理,古时管司法、断案的官职。

⑥铨部:古代管选拔文官的主管部门,即吏部。

⑦致仕:辞辞官职。
《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

⑧精舍:原为僧人讲道场所,后泛指文人士子修学养性的学舍、书斋。
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⑨兵燹:因战乱而遭受点火毁坏的灾害。
宋张存《重刊埤雅序》:“历世既久,悉毁于兵燹。

⑩康熙己酉:指康熙四十四年即1705年。

⑪一点空禅林:亦称一点空庵。
《平乐县志》卷二“坛庙”:“康熙八年知府杨荣荫建,在仙宫岭下。

⑫投壶:古代宴饮时常做的一种游戏,士子喜玩。

⑬草莱:杂草丛生状。
《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

⑭龚黄:汉循吏龚遂与黄霸的并称,亦泛指循吏。
唐白居易《寄李蕲州》:“下车书奏龚黄课,动笔诗传鲍谢风。
” 宋苏轼《吴中田妇叹》:“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⑮贾才:贾谊的才华。
贾谊少有才名,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⑯宝塔刹:此处指佛教场所。

⑰文字:借指文章、字画。
此处指书喷鼻香人家。

⑱觞:古代酒器。
此处云借酒感慨世事的沧桑。

城上古松歌

袁景星

城上青松何代植?踞①岭摩天②一百尺!

霜皮老干尽龙鳞,虬枝③结盖云凝碧,

无风细细响鸣涛,狂飙④怒触如霆霹⑤。

犹忆我为童子时,城松密密如列戟⑥。

白衣苍狗⑦五十年,悠悠尘市已非昔,

只今不过数十枝,阴阳浩荡相凋易,

北城岁岁耐霜寒,东岭朝朝承日赤。

愿天常使数松存,坚持保护如珍璧。

君不见晒台桥畔第三株,千古高风今奕奕⑧,又不见泰岳山中五大夫⑨,荣名相被今何益!

注释:

①踞:霸占、据守。
《太平御览》:“钟山龙盘,石头虎踞。

②摩天:切近亲近天空,形容很高的样子。

③虬枝:象龙一样的枝干。

④狂飙:急骤的狂风。

⑤霆霹:雷霆霹雳。
形容惊雷炸响。

⑥列戟: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

⑦白衣苍狗:苍:灰白色。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革不定,岁月的流逝变革。
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⑧奕奕:高大貌。
唐沈佺期《从幸喷鼻香山寺应制》:“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峩峩连翠云。

⑨泰岳山中五大夫:泰山上有迎客松,秦始皇登泰山封禅时将其封为“五大夫”。
“五大夫”是官爵中的第九级。

漓江石

袁景星

漓江到海二千里,西折潆洄①清澈底,

截流立岸石嶙峋②,奇怪纵横难比拟,

或散似列星③,或聚如攒蚁④。

濯水⑤何清碧,酣日⑥倏红紫。

忽然突起百尺高,倾岩险壑临波涛,

玲珑变幻经鬼斧,不摇不动支神鳌⑦,

锐利侔⑧启戟爱崇,同建旄旌⑨耸谁?

能拔英爽自雄豪!
又如支祁⑩相抑斗,

分营布阵罗海兽。
苍龙盘盘护璧门⑪,

赑屃⑫冥冥守介胄⑬,鼋鼉⑭蛟虬⑮作先驱,

鱣鮪鲲鲟⑯为劲后,又复石形类立象,

蹲狮坐虎面相向。
千牛万羊浴江滨,

水转山环永相望,群马渡河昂其头,

浮鬃没鬣从漂漾,又如武侯为蜀谋,

手推八阵鬼神愁,岘山⑰牛首痴垂泪,

梦幻泡影谁能留?吁嗟乎,梦幻泡影谁能留!

注释:

①潆洄:水流回旋状。
宋朱熹《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棹歌》之九:“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潆洄。

②嶙峋:形容山势峻峭,重叠、突兀。

③列星:罗布天空定时涌现的恒星。
众星。
《公羊传·庄公七年》:“列星不见,何以知夜中星反也。

④攒蚁:形容漓江石头如蜂蚁般杂而多。

⑤濯水:在水中洗脚。

⑥酣日:迷蒙的太阳。

⑦神鳌:神话传说中海上有神力的大鳌,头顶大山。

⑧侔:相等、齐。

⑨旄旌:古时敬拜的时候执以导神之物,旌旗类物。

⑩支祁:水神名,即无支祁。
唐李公佐《古岳渎经》:“(夏禹)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

⑪璧门:汉建章宫南的著名建筑,汉武帝时造,泛指宫门。
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阙,上觚棱而栖金爵。

⑫赑屃: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象龟。
旧时大石碑石座驮碑兽。
《文选·张衡·西京赋》:“巨灵赑屃,高掌远蹠。

⑬介胄:披甲戴盔。

⑭鼋鼉:神话传说中的大龟和猪婆龙。
宋王安石《金山寺》:“扣栏出鼋鼉,幽姿可时睹。

⑮蛟虬:蛟与虬,泛指水族。

⑯鱣鮪鲲鲟:古代鱼的名称,泛指鱼类。

⑰岘山:山名,在湖北襄阳。
西晋羊祜镇襄阳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
《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惠州王太守子千①别驾俞介石②

招游丰湖同龚翰林含五③漫成

袁景星

湖堤几百丈,官舫④隙堤通。

台榭水光里,烟岚⑤山色中。

掠舟飞鸟疾,漏网跃鱼雄。

转入前湾去,暗香又不同。

注释:

①王太守子千:指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时任惠州知府王煐 ,清代墨客,字子千,号盘麓、南区、南村落、紫诠,清顺治八年(1651年)生于宝坻青口庄(即今宝坻北清沟村落),卒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
王煐于1688—1696任惠州知府,此诗为1692年袁景星应王媖之约到惠州与众好友游丰湖所作。
原诗见载于《岭南五朝诗选》卷九。

②俞介石:即俞元之,字贞起,好介石,浙江金华人,工诗,时任惠州别驾。

③龚翰林含五:即龚章,字惕,号含五,广东归善(今惠州)人,翰林学士,善字画。

④官舫:即官船。

⑤烟岚:山林间蒸腾的雾气。

无 题

袁景星

崔道系龙石①,全如聚鲸鳄②。

砥柱③洪涛中,大江为销钥④。

注释:

①系龙石:别号系龙洲、七里洲。
位于广西梧州市西江中的一个小岛,距市区3.5公里,面积约1.5公顷。
系龙洲四面环水,一峰耸起,耸立中流,向称“龙洲成峙”。

②鲸鳄:鲸和鳄。
此处形容系龙石形状怪异凶暴状。

③砥柱:山名,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东,耸立于黄河急流之中。
比喻能坚守原则、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砥柱 ,山名也,昔禹治大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④销钥:犹锁匙,开锁的用具,比喻成事的关键所在。

送同年①李欲仙②之兰溪③

袁景星

我闻蕲水④在湖北,襟涌⑤洞庭带彭泽。

浠水⑥绕城复向西,山川云物堪题索。

黄州⑦去邑百余里,子赡⑧故宅存遗址。

寒碧横江尚有无,竹楼芬馥⑨今人齿。

又闻此地士好学,推尊程氏为觉先⑩。

土厚田腴讼狱⑪稀,民间风尚称醇慤⑫。

羡君筮仕⑬得斯邑,吏杂⑭多端须自主。

琴鹤相随⑮出帝京,儿童竹马争相揖。

年来三楚⑯集雄兵,转轮供应日纵横。

君去湖南始平复,兰溪鸿雁滇尚哀。

鸣黔蜀粤劳归旅,圣主宵旰⑰无宁处。

卜式⑱当年已大家,刘盆⑲裘马何掀举。

与君同谱十六年,知君经济右渊源。

愿君政成膺⑳卓异,同来燕冀逅写寒。

注释:

①同年:科举时期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刘党)与肃宗童年,尤相亲爱。

②李欲仙:李振宗:字欲仙,浙江嘉善魏塘镇人,与袁景星同为康熙甲辰科(1664年)进士,有诗名。
李振宗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湖北蕲水知县。
在任期间重修了县学、城隍庙、济民仓等等。
本诗是李欲仙当年履新湖北蕲水知县之前袁景星写给他的送行诗。

③④⑥兰溪、蕲水、浠水:指湖北蕲水县,宋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置,以南临蕲水得名。
治所在今湖北浠水东。
隶豫州西阳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并入蕲春。
别号浠水县。
因境内浠水至兰溪镇入江,以是古时又将蕲水(浠水)称作兰溪县。

⑤襟涌:襟:衣襟、胸前。
涌:呈现、涌出。
襟涌犹谓前面呈现出洞庭、彭泽两个大胡之意。

⑦黄州:古州名。
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

⑧子赡:指宋代文学家、墨客苏轼,字子赡,号东坡师长西席。
苏轼在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生活过一段韶光,故云那里留下过子赡的故居遗址。

⑨芬馥:指喷鼻香气浓郁。
晋左思《吴都赋》:“光色炫晃,芬馥肸蠁。
”唐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清英神仙骨,芬馥茝兰蕤。

⑩觉先:觉醒,先知预言家的勾引者之意。

⑪讼狱:指诉讼。
此处为民间各种轇轕之意。
《管子·小匡》:“无坐抑而讼狱者,正三禁之。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临川 黄崖 宰是邑,谓此钱出於讼狱之人,恐惹词诉。

⑫醇慤:淳厚诚笃之意。
明 唐顺之《李宜人传》:“ 洪先 凝重醇慤,其志必欲为古人而后止。

⑬筮仕:古人将做官时必先占卜问休咎,故后称刚做官为“筮仕”。
《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

⑭吏杂:指官府中小管或差役比较杂而多。

⑮琴鹤相随:古人常以琴鹤相随,表示清高、廉明的为官襟怀。
《梦溪笔谈·校證·人事一》:“赵阅道为成都转运使,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至。

⑯三楚:指先秦期间楚国的边陲,秦汉期间分为西楚、东楚、南楚。
后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区。

⑰宵旰:形容勤于政事。
《新唐书·刘蕡传》:“终任贤之效,无宵旰之忧矣。

⑱卜式:西汉期间官员,少时与弟分家净身出户,以牧羊起身,善经营,家财厚。
后因出资资助朝廷抵抗匈奴被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先后升任齐相,赐爵关内侯,御史大夫。

⑲刘盆:指汉朝建始帝刘盆子(10——?),泰山郡式县(今宁阳县华丰)人,为西汉远支皇族,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
刘盆子祖父刘宪元帝时被封为式侯,父亲刘萌在王莽篡位后被杀。
初与兄刘恭、刘茂被掠入赤眉叛逆师,从事放牧,鼎新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拥立刘盆子为天子,改元建始。

⑳膺:接管;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