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成长的一个主要节气,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

今日立夏,让我们一起乘着这5首诗词的微风,沉浸初夏的温情,体验大自然时令更替的神奇与魅力。

《阮郎归·立夏》

明·张大烈

今日立夏让我们一同品味这五首关于春意藏夏初长的诗词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燕雏似惜落花喷鼻香,双衔归画梁。

解析:这是明代词人张大烈的一首立夏词。
绿阴冉冉,铺展原野,大地仿佛换了一翻崭新的光景。
和暖的东熏风吹过,夏天的日间一每天变长。
小小荷花贴着水面,点缀着横塘初夏的美景。
蝴蝶劳碌地晒着粉色的衣裳,可爱又多情。
茶已煎好,酒已倒好,只等喝醉,赋诗填词的兴致大涨。
幼小的燕子,彷佛格外珍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喷鼻香如故”的落花,双双衔着落花,回到精美的屋梁之上。

综览全词,措辞轻松活泼,画面生动有趣,意境闲雅幽美,情绪热烈浓厚,寥寥数笔,就将一幅生动有趣的立夏图呈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刚刚过去的春天的惋惜。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闇练试单衣。

解析:红旗插满城内的窗扉欢迎赤帝,太阳神准备驾车携着青帝归去,这里墨客用象征手腕,婉转道出夏天来了,春天走了的。
泥巴还是新的,燕子巢中欢闹;百花已经开尽,蜜蜂越加稀少。
槐树和柳树,绿荫逐渐浓密;窗帘和窗牖,暑气依旧轻微。
太阳西斜,洗个畅快惬意的澡后,闇练地试穿起夏天的衣裳。

这首诗意境清新,构思风雅,描写了初夏活气勃勃、万物发展的景象,宛如一幅精美绝伦的立夏景致图画,写出了墨客对付立夏过后夏日到来的期待之情。

在立夏前二日,陆游还作诗抒发伤春与惜春之情,一到立夏日,墨客的精神为之一振。
他在立夏已十余日,还不忘见告人们,山里人的夏天多么诗情画意,可见他对这个节气的喜好。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解析:立夏时节,思念随暑风而至,时序在更迭,而旧时感情却未变。
这是唐代墨客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墨客对远在京师的亲人的思念。

换季了,怀念美好的春天,烦闷的心怀只因白天太长了。
夏天的树木成荫,衙门白天里都一派宁静。
大风已经吹进楼阁,层叠的云朵才露山岭。
坐在这里思念昔日相伴如今远在京城的各位弟弟,感叹珍惜流逝的光景。

《雨后立夏》

明·谢榛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

解析:这是明代墨客谢榛的一首立夏诗。
园林之中,嫩绿已逐渐变成深绿,立夏时节,眼看春又归去,寂寞之余,问问花神,春天去哪里了。
逸兴遄飞,全都寄托在几樽清酒之中;春愁恼人,一下子陵暴“我”成了白发人。
青山与古城,刚刚经由一场夏雨;天空与大地,尚残留一丝春天的气息。
“我”即将又要辞别东风,哪里经得起四处流落,形单影只的羁愁。

这首诗写了立夏之景物、立夏之心情、立夏之景象、立夏之羁愁,最绝妙之处在于借助立夏的韶光节点,道出了迎来送往的人生常态。
四季流转,人生变革,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立夏》

宋·赵友直

四季景象匆匆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次。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解析:春夏秋冬四季景象相互敦促交替,昨天还是春日,不想一夜东熏风就催来了夏天的脚步。
骄阳之下,田间地头,翠绿的麦穗开始微微泛黄;新雨过后,园中树木,诱人的黄梅透出阵阵芳香。
春天拜别,黄莺在枝头啼鸣,似有愁思千缕;花儿凋零,彩蝶在花间驻留,像是幽恨未消。
睡眼惺忪,独倚南窗,情思倦怠,闲看槐荫,遮满了亭台,心却飞到了天外。

这是宋代墨客赵友直的一首立夏诗。
墨客用生花妙笔勾勒出立夏时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初夏丰收的喜悦。

“春意藏,夏初长。
”立夏既是春日的尾声,又是夏日的序曲,不仅牵动着时令的更迭,也象征了生命的轮转,将生命的韵律推向新的高潮。
希望孩子们在这些诗词构建的景象中,在身边悄然发生的变革中,领会时令交错的无限意见意义,珍惜即将到来的热烈夏日。

解析参考:唐诗宋词天地、古诗词日历、中国诗词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