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陈陶《陇西行·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

天天一首唐诗宋词 唐陈陶陇西行其二附朗读集字帖

①匈奴:指西北边疆部族。

②貂锦:这里指战士,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

③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④春闺:这里指战去世者的妻子。

【翻译】

唐军将士誓去世横扫匈奴不平不挠,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去世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作品简介】

《陇西行》是陈陶的传世名篇 ,共四首 ,这里所选为其二 。
诗中通过对爱国将士在前方年夜胆

战斗、 为国捐躯的动听形象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大胆为国殉身的精神和征人思妇的情怀。

【创作背景】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役。
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

的地方。
这首《陇西行》诗反响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役给公民带来的痛楚和灾害。
虚实相对,

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
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墨客共写了陇西行四首,此处是

第二首。

【作者简介】

陈陶(约812- 888 )唐代墨客。
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今两广一带)人,一作鄱阳(今江

西鄱阳)人,又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
从前游学长安,研究天文学 ,于诗也颇有成绩 。
举进

士不第,遂耽情于山水之间 ,曾漫游江西 、福建、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广东等地。

宗大中(847-860)年间,隐住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学仙,不知所终 。
陈陶终生处士,

广有诗名 。
其诗多为旅途题咏或隐居学仙之词,悲观出世思想较浓,但也有部分投赠权贵、

干谒求荐之作。
《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附赛大家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