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孔子认为,诗具有兴、不雅观、群、怨四种浸染。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近几年,公考知识中也不乏诗词的身影,常见的考法有以下几种:
1.作者对应(2017年·联考)我国古代大有年夜方悲歌之士,下列诗句与作者的对应关系缺点的是( )。
A.亲射虎,看孙郎——苏轼
B.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李煜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答案】C
解析:C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自宋代墨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对应缺点。故本题选C。
2.历史人物(2017年·江苏)下列古诗词与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对应缺点的是( )。
A.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B.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文天祥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唐玄宗
【答案】D
解析:“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明末清初墨客吴伟业的《圆圆曲》。该诗因此吴三桂、陈圆圆的离合故事为紧张内容的长诗。D项对应缺点。故本题选D。
3.历史事宜(2018年·黑龙江)下列古诗中涉及的历史事宜,按先后顺序排列精确的是( )。
①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③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④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①出自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描述的是三国末期西晋与东吴的战役;②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唐代的安史之乱;③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描述的是西汉期间的昭君出塞;④出自杜牧的《题乌江亭》,描述的是楚汉之争。因此,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排列,该当是楚汉之争、西汉、三国、唐代,即④③①②。故本题选D。
4.地理景象(2017年·江苏)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景象征象的说法,精确的是( )。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反响的是台风的影响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黑云”属于卷云
C.“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描述了江南梅雨时节的情景
D.“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北方的雪景
【答案】D
解析:A项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的只是大风,并未达到台风等级。B项出自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指的是厚厚的乌云;卷云是高云的一种,是对流层中最高的云。C项出自杜牧的《清明》,描写的是清明节(每年公历的4月份),而江南的梅雨时令是每年的6~7月份。D项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北方的雪景,以“东风”喻冬雪,新颖新奇。故本题选D。
5.节日习俗(2017年·山东)关于诗句所描述的节日,下列对应精确的是( )。
①东篱把酒薄暮后,有暗香盈袖
②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③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A.元宵 清明 中秋
B.重阳 寒食 端午
C.中秋 寒食 端午
D.元宵 清明 重阳
【答案】B
解析:①出自宋代墨客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抒发的是重阳佳节墨客思念丈夫的心情。②出自唐代墨客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禁火”指的是寒食节,在阴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③出自南宋墨客吴文英的《澡兰喷鼻香·淮安重午》,抒产生发火者客居淮安,正值端午佳节时思念家中的亲民气境。故本题选B。
6.蕴含哲理(2016年·下半年·重庆)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喷鼻香
【答案】B
解析:A项意为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蕴含的哲理是抵牾具有分外性,要详细问题详细剖析。B项意为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蕴含的哲理是要用发展的不雅观点看问题,乐不雅观地看待人和事。C项指要根据水之深浅选择作物栽种,蕴含的哲理也是抵牾具有分外性,要详细问题详细剖析。D项意为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暗香,也表示了抵牾的分外性。故本题选B。
7.物理征象(2016年·联考)下列对诗词中的物理征象描述缺点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公转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的相对性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空气振动发声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指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迁徙改变,自转一周约为一天。地球公转指地球按一定轨道环绕太阳迁徙改变,公转一周约为一年。因此“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示的物理征象是地球的自转。故本题选A。
以下便是学院君为大家整理了66句经典诗词,随着学院君一起来感想熏染中国诗词之美吧!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唐代的安史之乱。)
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描述的是西汉期间的昭君出塞。)
3.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出自杜牧的《题乌江亭》,描述的是楚汉之争。)
4.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出自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描述的是三国末期西晋与东吴的战役。)
5.渔阳鼙煽惑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安史之乱。)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孟郊的《登科后》,孟郊进士及第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写下此诗。)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回籍。
(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战役胜利的喜悦心情。)
8.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出自袁皓《及第后作》,及第后自比蓬莱岛上的神仙,又如展翅高空的大鹏。)
9.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出自杜甫的《冬至》,该诗句描写了杜甫多年来作客他乡,生活贫乏,人也逐渐老了,每到冬至就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抗金斗争的写照。)
1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飞将”指的是西汉名将李广。)
1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意思是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西岭”指的是岷山。)
13.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处的“梨花”不是真的梨花,而是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14.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阔别家乡难免总有一点悲惨,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此处的“佳节”指重阳节。)
15.东篱把酒薄暮后,有暗香盈袖。
(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抒发的是重阳佳节墨客思念丈夫的心情。)
16.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出自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禁火”指的是寒食节,在阴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1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出自吴文英的《澡兰喷鼻香·淮安重午》,抒产生发火者客居淮安,正值端午佳节时思念家中的亲民气境。)
18.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出自崔液的《上元夜》,描写的是元宵节。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不雅观佛舍利、点灯敬佛。)
19.目前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落节物新。
(出自陆游的《十仲春八日步至西村落》,描写的是屯子家家互赠腊八粥的新气候。)
20.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出自王凯泰的《中元节有感》,描写的是中元节。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2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是春节。)
2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自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的是周瑜,与之干系的历史事宜是赤壁之战。)
2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出自苏轼的《蝶恋花·春景》表示了墨客无可奈何、聊以自慰的感情。)
24.云想衣裳花想容,东风拂槛露华浓。
(出自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是描写杨玉环仙颜的诗句。)
2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出自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比喻场合排场将有重大变革前夕的迹象和气氛。现多用来比喻冲突或战役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6.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出自于谦的《入京诗》,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与世浮沉的铮铮风骨。)
27.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出自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2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抒发了墨客对亡妻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2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自王维的《相思》(别号《江上赠李龟年》),墨客通过咏物表达对朋侪的思念之情。)
3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高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墨客不失落机遇地去寻求精确方法以办理所面临的问题的心态。)
3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出自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墨客对蹉跎岁月,时不我待的恐怖。)
3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自杜甫的《登高》,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致,倾诉了墨客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繁芜感情,年夜方激越,动人心弦。)
3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这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奇迹、大学问者,必经由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干瘪。’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3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描写的是天门山(安徽省)的壮丽景象。)
3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的是长安(今西安)的早春美景。)
36.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的是庐山(江西省)变革多姿的面貌。)
37.千山万壑赴荆门,成长明妃尚有村落。
(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个中的“明妃”是指王昭君。)
3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自杜甫的《蜀相》,描写的是诸葛亮。)
39.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出自栖一的《垓下怀古》,描写的是项羽。)
4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自秦不雅观的《鹊桥仙》,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磨练,只要能彼此诚挚相爱,纵然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名贵得多。)
4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朱熹的《不雅观书有感》,给人的启迪:只有不断地学习,一直地思考,思想的源泉才永不枯涸,才能不断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4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诗句写得宛转动人,常为后人引用,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
4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自李白的《行路难》,表达了作者人生出息充满乐不雅观的豪迈气概。)
4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该诗生动地描述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
45.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
(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钱塘湖即西湖,本句诗的意思为“我最喜好西湖东边的美景,总不雅观赏不足,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表达墨客对西湖的赞颂之情。)
4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关于滕王阁的宁静致远的画面。)
4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北宋墨客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下句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描写的是杭州西湖。)
4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出自苏轼的《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这两句诗句描写的是苏轼与苏辙久别相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
4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不雅观察和感想熏染。)
50.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出自李山甫的《寒食二首》,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5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出自范成大的《四季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该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描写出了夏季南方屯子景物的特点。)
5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时令是夏天。)
53.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出自李益的《春夜闻笛》,描写的时令是春天。)
5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该句通过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墨客的喜悦之情。)
5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河豚欲上时”指河豚春天要从海里洄游到江河,早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5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个中的“扬州”旧称广陵。)
57.孰知不向边庭苦,纵去世犹闻侠骨喷鼻香。
(出自王维的《少年行四首》,描写了少年杀敌大胆无畏的气概,抒发了墨客的爱国之情。)
58.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抒发了墨客怀才不遇的烦闷之情。)
5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杜甫的《春望》,抒发了墨客的亡国之悲,表现了墨客的爱国之情。)
60.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蓬山”“青鸟”出自《山海经》,西王母居于蓬莱仙山之上,青鸟是她的青鸟使。)
6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亲射虎,看孙郎”出自《三国志》,“孙郎”指孙权,一次出巡中,他的坐骑为猛虎所伤,但他仍沉着地在马前击毙猛虎。)
6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出自李贺《雁门太守行》,描写的是雁门关。)
6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自王冕的《墨梅》,描写的是梅花。)
64.芜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出自王之涣《凉州词》,这首诗描写的是戍边的军士听到《折杨柳》引发的对故乡的思念。)
6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自柳永的《雨霖铃》,是柳永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
6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出自王维的《渭城曲》,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