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域为异客,
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每逢佳节倍思亲。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
遥知兄弟登高处,
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ì rén
遍插茱萸少一人。
字词注释
玄月九日:农历玄月初,即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来驱邪避瘟的风尚。
忆:思念。
山东:西岳的东面。写这首诗时王维客居在长安,他的家乡在西岳以东的山西永济。
异域:他乡,外地。
异,其他的,其余的。
异客:在他乡生活的人。
逢:碰着。
佳节:美好的节日。
倍:更加。
遥知:远远地想象。
登高:登上高处。我国古代习俗,家人在玄月九日团圆登高。
茱萸:一种喷鼻香气浓郁的木本植物。传说重阳节时头上佩戴茱萸可以辟邪祛病。
一人:墨客自己。
诗词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客居流落,每当碰着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遥想故乡的兄弟们正登高望远,他们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特色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怀亲的名诗,相传是王维十七岁时所作。
前两句写墨客在异域对兄弟们的怀念。开篇一个“独”字,就将墨客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凸显了出来;第二句则以朴实无华的措辞,高度概括并准确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子思亲的共同生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后两句写墨客想象兄弟们也在思念自己。墨客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写亲人相聚时创造少了自己,充分地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正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交相照映,构思奇妙。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故事传说
兄弟真情安禄山攻占长安时,王维曾任伪职。唐肃宗收复长安后要将王维定成去世罪,此时王维的弟弟王缙要求免除自己刑部侍郎的官职来替兄长赎罪。唐肃宗甚为冲动,就从宽处理了王维。王维也不忘弟弟的救命之恩,常常为弟弟的出息操心。公元761年,六十岁的王维向天子上《责躬荐弟表》,要求罢官归田,以换取在蜀州当刺史的王缙回京师。不久,王缙被调回京城任左散骑常侍。朴拙的兄弟情意印证了当年“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相互顾念。
拓展延伸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春节】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宋]陆游《大年夜雪》
【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清明节】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黄庭坚《清明》
【端午节】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明]边贡《午日不雅观竞渡》
【七夕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不雅观《鹊桥仙》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重阳节】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清]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