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
这首诗表现的是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以至于磨穿了盔甲,但是,不打败西部的仇敌是誓不回还的。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是绵延千里的雪山;超越雪山,是河西走廊中的孤城,再往西,便是军事要塞玉门关了,这是当时西北边陲戍边将士生活和战斗的环境。可是为什么特殊提到青海和玉门关呢?这跟当时的民族战役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个吐蕃,一个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和突厥的交通,而青海正是吐蕃和唐军常常征战的地方;“玉门关”外,便是突厥的势力范围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千古名句。戍边韶光漫长,战事频繁,战斗艰巨,敌军刁悍,边地荒凉,以是“百战”导致“穿金甲”,只不过只管磨穿了金甲,将士的报国壮志却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更加掷地有声、雄壮有力。
大家都在看👇
素材供应:娱乐广播《睡前故事》(公号:央广睡前故事)
童声:常皓翔
朗诵:董浩
讲解:董乐
本期编辑:马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