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历史上,有关于状元的记载有八百余人,个中有案可稽的,有名有姓的状元有六百余位,五代十国南唐只有一位状元,他便是伍乔。不过,伍乔的名字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很陌生,即便是许多学者也不一定熟知他。他紧张生动于南唐,由于南唐中主李璟精于文学,自己也是一位著名墨客,因而伍乔被重用。李璟更是命人将伍乔的作品刻于石碑上,被视为典范。
听说,伍乔自幼聪明伶俐,少年时便放出豪言壮志,不过他家境贫寒,在僧人的帮助下,伍乔才得以参加科举考试,他不负众望终极入围初仕,复试他更是荣登榜首。虽然喜获状元,但伍乔并没有得到天子的恩宠,得到一个闲职,该职位很难让其知足。他想通过诗歌,让好友张洎帮助供献,用诗歌作为彰显才华的办法,终极伍乔也成功如愿,得到天子的信赖,可见他也免不了人间间的人情光滑油滑。
南唐灭亡后,伍乔谢绝了南宋入仕邀约,选择隐居九西岳,直至去世前才回归故里。伍乔以七律诗造诣最高,诗中用词严格按照诗的用韵规则和哀求创作。在平仄方面,伍乔利用也有独到之处,因而他的七律诗能够灵巧生动,极具音乐审美特质,同时他对七律诗的发展和繁荣做出卓越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伍乔喜好用山,水,竹,苔藓,自得其乐,月光等等意象,因而让其诗中表示出清幽闲淡的意境。在他生命的后期,伍乔过着隐逸的生活,诗歌意境更加清幽。其余,伍乔的诗很少提及现实生活,更多表示自己生活的情趣,侧面反响出墨客丰富的生活,彰显墨客的个性。可以说,伍乔的诗是其个人形象,是其内心天下的倾诉,能够理解他的为人与脾气。
不可否认的是,伍乔诗歌创作有时期下的分外性,由于五代期间,文人同等反对浮艳的诗风,强调抒发真情实感,诗风以清雅浅近为主,因此在社会外界成分的影响下,伍乔的诗绝不可能涌现“盛唐气候”的意境。伍乔作为五代期间最为有名的墨客之一,他不仅继续了我国文化的精髓,诗歌又是时期下应运而生的佳构,不仅表示出时期下文人的精神天下,还深具我国博大精湛的文化内涵。
虽然伍乔在我国诗坛的名气不大,但其作为南唐唯一的一位状元,也是五代期间最为有名的墨客之一,这两个身份就值得子弟人对他重视。本日,我们就来欣赏这位五代期间墨客伍乔的十首诗,体会其诗歌的意境与独特魅力,相信你会对伍乔的脾气与个性有进一步的理解,还能知晓当时文人的精神天下。
不雅观山水障子
伍乔〔五代〕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应倍存心神。
不知草木承何异,但见江山长带春。
云势似离岩底石,浪花如动岸边蘋。
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个中旧隐人。
游西禅
伍乔〔五代〕
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
碧松影里地长润,白藕花中水亦喷鼻香。
云自雨前生净石,鹤于钟后宿长廊。
游人恋此吟终日,盛暑楼台早有凉。
题西林寺水阁
伍乔〔五代〕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
水分林下清泠派,山峙云间峭峻峰。
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秋韵冷和钟。
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僻居秋思寄朋侪
伍乔〔五代〕
门巷秋归更寂寥,雨馀闲砌委兰苗。
梦回月夜虫吟壁,病起茅斋药满瓢。
泽国旧游关远思,竹林前会负佳招。
身名未立犹辛劳,何许流年晚鬓凋。
不雅观华夷图
伍乔〔五代〕
别手应难及此精,须知攒簇自心灵。
始于毫末分诸国,渐见图中列四溟。
关路欲伸通楚势,蜀山俄耸入秦青。
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
寄张学士洎
伍乔〔五代〕
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
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绕帝王州。
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
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
伍乔〔五代〕
五老云中勤学者,遇时能不困风尘。
束书西上谒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别馆友朋留醉久,去程烟月入吟新。
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鸾栖有异人。
僻居酬朋侪
伍乔〔五代〕
僻居惟爱近林泉,幽径闲园任藓连。
向竹掩扉随鹤息,就溪安石学僧禅。
古琴带月音声正,山果经霜气味全。
多谢故交怜朴野,隔云时复寄佳篇。
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
伍乔〔五代〕
弱柳风高远漏沈,坐来难便息愁吟。
江城雪尽寒犹在,客舍灯孤夜正深。
尘土积年粘旅服,关山无处寄归心。
此时遥羡闲眠侣,静掩云扉卧一林。
闻杜牧赴阙
伍乔〔五代〕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
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剑终腾出土光。
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
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