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市东南二十华里处,有一座山,叫烂柯山

烂柯山石奇崖险,蔚为奇不雅观,别号石室山、石桥山,是围棋的发祥地之一,号称“围棋仙地”。

早在炎黄期间,炎帝的小女儿少姜和雨师赤松子曾在烂柯山的石室中修炼,烂柯山因此闻名大江南北。

春秋期间,烂柯山被称作石室山、空洞山、空石山,属姑篾国。

晋朝遇仙烂柯的小故事欲望你能参透

晋朝期间,樵夫“遇仙烂柯”一事流传甚广,此山因而得名烂柯山。

北魏年间,烂柯山被称作悬室坂,唐朝时又被改为石桥山,唐宪宗元和初年,恢复原名烂柯山。

烂柯山之以是被改来改去,终极固定为现在的名字,是由于晋朝期间,发生过樵夫王质“遇仙烂柯”的奇闻异事。

南北朝南梁地理学家任昉在其著作《述异记》中记载:晋朝中期,信安郡(今属浙江衢州)有个叫王质的人,到石室山打柴,听到有人在唱歌。

王质循声誉去,原来是两个童子(明代出版的《列仙全传》记载为两个老者)一边下棋一边唱歌,王质以为很好听,于是就走到近前,听他们的唱歌,看他们下棋。

过了一下子,一个童子递给王质一个类似枣核的东西,王质以为该当是吃的,正巧也饿了,就含在了嘴里。

“咦?这么神奇吗?”王质的饥饿感一扫而空。

过了好一下子,那个童子对王质说:“你咋还不回家呢?”

王质见天色不早了,也该回去了,于是转身打算拾起砍柴的斧子,他大吃一惊,艾玛!
斧子柄(古文称作“柯”)都烂了,原来磨得雪亮的斧头也变得锈迹斑斑。

王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往家里跑,等到他回到村落庄里,创造四周的景物、房舍也发生了很大变革,村落庄里的人他竟然一个也不认识。

洞中方一日,人间数百年。
原来王质误入瑶池,延误了韶光,和他同时期的人早已作古,面前都是几百年往后的同村落人,他当然一个也不认识了。

“亲人无复存世”,王质和一群陌生人无法互换、同居,只好出家了,后来“入山得道。

典故“烂柯人”就出自这个故事,用来形容人间间的沧桑巨变,比喻离家良久返回故乡的人,饱经世事变幻的人,亦指砍柴的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