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阳掌太平拳源于少林四大硬掌之一,后又融入内家功法,内外兼修、自成一派。
该拳种功法讲究蹦拔转换,沾缠粘连,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
其要诀为:两手四扇门,全靠胯子去打人;抬腿不让步,让步不让路;一个胳膊三道弯,不打这边打那边。
素有“学会曦阳掌,打人不用想”之说。

抗战期间,日寇据守大运河航道,十里一楼,五里一堡,常常把船靠岸,下船抢劫沿河村落落。
一日,曦阳掌太平拳传人朱唐口的郁春芳、杨中元带领弟子牛玉林、牛金堂、唐兆兰、杨立青、唐路元等正在练功,日本兵端起上了刺刀的长枪闯了进来,冲着坐在椅子上的杨正元便刺。
杨正元纵身一跳,跃上了侧面的方桌。
郁春芳见状,怒喝一声:打!
弟子们喊声震天,长期的仇恨像爆发的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一阵拳打脚踢,打得鬼子兵伤胳膊折腿,哇哇惨叫。
因鬼子越来越多,杨正元怕弟子有失落,大喊一声:走!
众弟子闻声窜墙上房,转眼不见踪影。

当时,盘踞在大运河一侧油坊炮楼的日军常常下乡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一次,六个鬼子到唐口一带骚扰,一个跑在前面的鬼子撵着连飞带跑的鸡追到场院,正在练武的太平拳第五代传人牛玉林和几个师兄弟交流了下眼神,脱手将这个鬼子打倒在地。
从后面赶来的鬼子见状,要和牛玉林他们比划比划。
牛玉林和师兄弟们抖擞精神,施展拳脚与鬼子对打起来。
赤手格斗,小鬼子那里是曦阳掌的对手,不一会儿,便被牛玉林和他的师兄弟们打得屁滚尿流。
从此往后,鬼子轻易不敢到唐口一带骚扰。

抗日战役结束后,尤其是全国解放后,曦阳掌太平拳的习练者在清河渐多起来,一些身手轶群者还常常外出参加比赛,1990年太平拳习练者邱洪荣获阿城摔跤冠军;1993年王英全获沈阳市散打冠军;郭庄村落青年郭殿甲从军参军后,在2203部队任特务连武术教官,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格斗好手……

中华传统技击曦阳掌宁靖拳

为了使这一罕有拳种传承下去,曦阳掌太平拳第六代传人牛海岭,1991年创办清河武松文武学校,招收少年入校,在学文的同时习武,近20年来已授徒一千余名,向全国各地公安、部队、体育学校、各省武术队、体功大队、影视机构和国家武术队运送了大批精良人才。

如今,在清河县东部,险些村落村落都有曦阳掌太平拳的练习者,曦阳掌太平拳成了这方百姓劳动之余强身健体的紧张项目。
2007年7月,河北省公民政府将清河曦阳掌太平拳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