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用以横勒马口。
欧阳修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有“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句。

玉卮( zhī):常用来盛酒。
晏殊词《浣溪纱》中有“宿酒才醒厌玉卮 ,水沉喷鼻香冷

玉管,古代吹奏乐器。
宋代词人萧允之《蝶恋花》词中有“谁把新声翻玉管,吹过沧州,多少伤春怨”句。

玉磬,古代打击乐器。
唐代墨客施肩吾诗《安吉天宁寺闻磬》诗中有“玉磬敲时清夜分,老龙吟断碧云天”句。

玉斗:斗形酒器 在司马迁的《史记·鸿门宴》一文中有“谨使者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之句,结果愤怒的范增把玉斗用剑击毁了。

良玉假砥砺好诗费吟哦。中国古诗词中美不胜收的玉文化

玉轸,玉制琴柱。
明代刘基诗《秋怀》中有“我有素琴,玉轸朱绳。
弹为阳春,朝阳满庭”句。

玉敦,古代歃血盟誓时的器皿。
有针言“珠槃玉敦”。
《周礼·天官·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
”“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玉导,冠饰,用以引发入冠帻之内。
元代墨客张雨《满江红》中有“玉导纤长,顿化作,云英喷鼻香荚”句。

玉掻头,即玉簪。
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
唐代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中有“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句。

玉带钩:用在腰带上起扣拢腰带的浸染。
唐代墨客司空曙《送王使君赴太原拜节度副使》诗中有“络脑青丝骑,盘囊锦带钩”句。

玉漏:计时的沙漏!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句。

旒,冕高下垂之玉,多为珠状。
宋代宋祁《大礼庆成》一诗中有“山河对旒冕,辰象倚旍旗”句。

笔洗,洗羊毫的玉质莲花池。
没有找到得当的诗词,元代王冕的诗《墨梅》跟笔洗有一点关系吧,只不过人家的笔洗太大,直接是一个池塘。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玉杖,手杖手握的地方,送给老人表敬意或孝心。
唐代墨客张祜《公子行》中有“轻将玉杖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枝”句。

玉案,玉盘,玉制的有足之盘。
唐代韩翃诗《寄上田仆射》中有"金装画出罗千骑,玉案晨餐直万钱"句。

圭,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敬拜、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宋墨客宋祁的诗《皇子封建诗》中有“玉圭先启国,银榜后题宫”句。

璧,天子祭天时的用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
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有“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句。

瑁,古代交通不便,帝王和诸侯不一定认识,用瑁、圭来证明身份。
没找到干系的古诗词,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两个人:蔡瑁、张允。
哈哈

璋,古代用于敬拜山川和调遣军队用,也叫牙璋。
唐代墨客杨炯《从军行》一诗中有“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句。

玦,通“决”,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用具。

《史记· 鸿门宴》中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句;苏轼《谢惠茶诗》中有“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句。

环,中心有孔的圆形佩。
紧张佩于身上,显示身份。
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有“画图省识东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句。

玉钩:玉制的挂钩。
亦为挂钩的美称,大多用于床上挂帘子用。
欧阳修词《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中有“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句。

玉觥,古代的一种酒器。
早期有四足,晚期圈足。
宋代梅尧臣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渠渠有深堂,燕宾飞玉觥。
"

玉合卺(jǐn),结婚当天小夫妻喝交杯酒用器,比较特殊,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宋代词人向子諲的《鹊桥仙·合卺风骚》中有“合卺风骚,擘钗情态,压倒痴牛呆女”句。

玉扁盒,多放粉质扮装品,女人用的东西。
《红楼梦》五十二回中有这么一段:“于是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他嗅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快了。
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
”这里的扁盒中放的是鼻烟。

斝(jiǎ)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
唐代墨客赵光远《咏手》诗中有“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撚青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