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创作过程中的
哪些轶事趣事系列(432)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
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
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
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
《寄内诗》唐代 河北士人
朱滔本来是安禄山旗下的将佐,安禄山叛乱时,他也随从作乱。安史之乱期间,征兵时,不论出身如何,只要符合征兵条件,一律应征从军。他还亲自到检校场征兵。有一天,有一个容貌很斯文的读书人来到检校场,他的举止显得很文雅。朱滔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在从军前是干什么的?”那人回答:“我学作诗。”又问“你家里有什么人?”回答:“有妻子。”于是朱滔就叫他作一首寄给妻子的诗。他拿起笔就写,一下子就写好了。诗是这样的: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
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
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
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
这诗的大意是拿起笔来写诗是很随意马虎的事:但拿起武器征战就很困难。我所习气的是与妻子躺在鸳鸯被里享受温暖的生活,我所害怕的是去雁门关征战要忍受的饥寒。由于想家我瘦了,穿的衣服也变得宽大起来,也因想家我哭得枕头都湿了。请你把描眉的笔保留起来,等我回来再化妆让我欣赏。
诗作完了,朱滔觉得这首诗作得还不错,又让他再作一首替她妻子回答的诗,过了一会,诗又写好了,诗是这样的: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
《怀外子》
这首诗《怀外子》比上面那首更强点,最少一句是一句的意思,不像前一首四句说一个意思。此诗以该诗人妻子的口吻说道:“像我这样穷苦的女子世间少有,蓬葆乱发,荆棘为钗,身上穿的还是刚出嫁时的衣服。胡麻该种了,夫君你也该回来了,怎么还不回来呢?”倒是写得相称不错。朱滔听了,当场将这个诗人放回家,还特意给他发了一点钱帛当路费。看来唐代对读书人尤其是墨客还是普遍比较尊重的。
朱滔虽属凶暴寡德之辈,平生亦有一善。因两首诗而放了作诗的这位诗人,使之夫妻团圆,该当说还是做了件好事。看来唐朝时,写诗确实是件很有用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