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李遂生师长西席爱诗词、写诗词已臻痴迷境界。他把自己比作“吟虫”,“我乃一吟虫,专施平仄功。”(李遂生《自遣》)又把自己比作“诗词痴”,夜以继日地写诗填词,并以此为乐,“子夜闲吟不罢劳,推平敲仄兴头高。”(李遂生《子夜吟》)乃至,师长西席还把诗词比作他的“旷世情人”,他在《今生,诗词是我的旷世情人》一诗中如是说:
把我的七情六欲,
毫无保留倾诉给笔墨。

我把写作每一首诗词,
都当作和情人的一次约会,
我把对平仄、韵律和意境的考虑、提炼,
都当作和情人推心置腹的谈情说爱。
我也记不清和情人谈过多少次了,
只以为一天不倾诉一天就不安宁。
在此诗结尾,师长西席再次无限深情地感叹,让我们不得不也再度感叹于诗词家的情怀:
笔墨啊,我终生的旷世情人,
如果没有你,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尚书·虞书》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初进黉堂即爱书,少年立志做文儒。”(李遂生《诗径栽花》),师长西席从前就志在“做文儒”,心向高远。尤其是从教坛挂鞭之后,“沥血浇花过半生,任由阴雨与融晴。黉堂退下诗心炽,体物抒怀伴月明。”(李遂生《鹧鸪天·人生中途》)师长西席更像是出笼的小鸟、脱缰的野马,思维纵横捭阖,笔墨一泻千里,唯写诗填词之命是从。
如此痴迷,今不多见!
自然,师长西席写诗数量之多,今亦不多见。截止目前,师长西席已出版《师韵撩风》《草间虫吟》《放歌醉美贵州》《幽岫春苔》等六部诗文集,个中诗词占五部之多。我们知道,南宋大墨客陆游生平勤于笔耕,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小饮梅花下作》),实存世九千三百余首。而师长西席人生中途,三十余年间,揭橥诗词却已逾万首。“欣喜狂吟诗万首,还须锤淬郢城篇。”(李遂生《人生中途》)为此,师长西席余兴未尽,还特殊写了一首五律《写诗超万首感怀》,以抒发心中感慨:
昔做浇花者,今为弄墨人。
搜词追李杜,择韵效苏辛。
写景多描竹,抒怀岂重银。
虽吟超万首,提笔总祟真。
多年来,师长西席揭橥在我创办的微刊《诗艺国际》上就有127个专辑,估计超过1500余首诗词。从2019年10月至今不到五年韶光,师长西席单单揭橥在《公民日报》"大众号“公民号”上的诗词,就超过95个专辑,诗词1100余首之多。而在这些诗词作品中,仅沁园春这一百余字的长调词牌,师长西席写作就已逾百首。为此,2022年8月8日,我还特意写了一首《七绝·感春潇兄十年作百首沁园春》以贺:
洞庭春色越前唐,三影初妆轼肇昌。
沁水佳人终一笑,十年百首亦流芳。
(注:洞庭春色,指词牌沁园春别名;三影,指张先,人称“张三影”,相传最早依“沁园春”曲填词;轼,指苏轼,后人以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沁园春正体代表,被广泛效仿;沁水佳人,指东汉沁园主人沁水公主,历史上有名的冷美人,极少笑。)
师长西席作诗数量之多,足以引以为傲,让人惊叹,心生“倾慕妒忌恨”!
缘此,师长西席又拟出版诗词新集《公民号上诗千首》,嘱我作序。我听后自知学识浅薄,诗词知识更是捉襟见肘,颇为汗颜,虽心觉压力山大,却欣然应允。
二
《毛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只有用言语表达的艺术才是诗歌。师长西席所谓“提笔总祟真”,实乃师长西席之自谦。纵不雅观师长西席诗词作品,不仅数量之多,其质量艺术之高亦绝非虚言。尤其师长西席近期揭橥的作品,若说首首俱佳,那也实不为过,佳构佳句时而闪烁着刺目耀眼的光芒。
诚然,好诗的实质在于质量,质量乃诗词的生命。但好诗如何界定?诗词质量又如何评判?我国诗论家层出不穷,诗论著作也层出不穷,如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南朝梁钟嵘的《诗品》,唐末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清朝王士禛的《古诗选评》,乃至民国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他们对好诗的评价虽众说纷纭,各有所专亦各有千秋,但基本上都认为,作为一首质量上乘的好诗,韵律要和谐,措辞要幽美,情绪要朴拙,意境要深远,而且要富有创新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而这,也是历代诗论家反复论证过的,而且绝大数诗论彷佛都绕不开,我也就不再逐一赘述。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师长西席写了一篇诗论文章,叫《什么是好诗》,网上非常走红。文章末了总结了好诗“最基本的衡量标准,第一是感发生命的有无,以及是否得到了完美的传达;第二是所传达的这一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正邪。”(出自《叶嘉莹说诗讲稿》,中华书局)我深表赞许。
那么,我想考试测验着从以上两点谈谈我个人不成熟的鄙见,以期抛砖引玉,和各位诗词家与诗论家共勉。
首先,师长西席的诗之所以是好诗,是由于他的诗是对生命的感发,并且得到了完美的传达。
迦陵导师(叶嘉莹号迦陵,博导)认为,诗歌孕育的开始便是表达冲动。《毛诗·大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把稳到,真正的诗词家写诗不是为写诗而写诗,首先是由于心有所感,是由对事、对人、对物的感触而引发心中的思想,情动于中,进而用笔墨表现出来,才形成诗。故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脾气也”,恐怕说得便是这个道理。
总览师长西席揭橥于《公民日报》"大众年夜众号“公民号”上的1100余首诗词,我们不难创造,师长西席的哪一首作品不感发生命,情动于中,并且完美地传达了心中的真情实感?
2017年4月,师长西席参加在贵阳举行的中华诗词大奖赛颁奖会,激动地上台领取一等奖,而且因此师长西席被推举加入中华诗词学会。此后,师长西席激情难抑,慨然提笔,写了一首题名《霜天晓角·诗词写作吟》的词,以抒发自己心中所感:
诗心常在,白首何须改?
自小弄笺吟句,屈平志,青莲采。
春秋游韵海,惊涛无阻碍。
荣幸贵阳金奖,登高处,添豪迈。
《礼记·乐记》说:“民气之动,物使之然也。”事实上,在这种场合,没有人不冲动,没有人不倾吐为快!
尤其文人骚客!
师长西席这首词非常精准地向读者传达了这种情绪。读之,不能不为之动容,不能不为之欢呼祝贺!
其次,师长西席的诗之所以是好诗,是由于他的诗对生命感发深厚,充满了正能量。
迦陵导师通过比较晏几道的词与杜甫的诗,认为晏词确实很美,比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再如,“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等等,但仍旧无法与杜诗比较。之以是杜诗更具生命力,是由于杜诗拥有更深厚、更博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我认为便是正能量,便是家国情怀。这,才是情怀的底层逻辑。不拘泥于“象牙塔”,不拘泥于个人小圈子,而是心系家国与天下百姓。比如杜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层为秋风所破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豪门酒肉臭,路有冻去世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及杜甫的千古名篇《三史》、《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无不情洒山河,撼天动地,家喻户晓,使其诗作立于唐诗之巅。
当然,师长西席这1100余首诗词能在国家威信平台上揭橥,自然有其独到之处,或许正能量首当其冲。比如《七律·黄果树瀑布》、《沁园春·荔波樟江风景区》 、《水调歌头·神异梵净山》、《鹧鸪天·西江千户苗寨》(此四首作品均获第三届诗词天下杯中华诗词大赛一等奖)等大部分诗词,不失落大家风范,正能量满满,爱国情怀丰裕,令人钦佩。
而下面这首《沁园春·人生中途》同样充满了正能量和对人生的积极思考:
居有楼房,出驾私车,半辈苦劳。
忆文凭获取,端金饭碗。栋梁灌溉,建众心桥。
传授教化驰名,论文授奖,引领高徒汉韵娇。
凭精良,被新吴选进,造就时苗。
韶光早已勾销,现五折人生尘世抛。
想芳华重拾,曦颜炮制。容光再现,异采烹熬。
文笔清圆,风骚倜傥,花甲稀龄胜俊豪。
求圆梦,与文朋同炫,亮丽风骚。
如果师长西席的梦仅仅是“做文儒”,那么师长西席已算“梦圆”,为何还要“求”?可见师长西席的肚量胸襟比“做文儒”更宽,也更远。
三
或许有人说,我国那么多墨客写花草树木,山川田园,乃至风花雪月,不是也名传于世吗?比如王维,比如李白,比如陶渊明,比如柳永,比如……
答案是肯定的,但又不完备如此。实在,这涉及写作素材(题材)问题,而不是诗词写作的实质。既然如此,我以为有必要将迦陵导师的“好诗标准”再延伸开来讲。
众所周知,迦陵导师每每讲诗词就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她曾说过:“我对诗词的爱好与体悟,可以说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本能。”我们知道,解读(赏析)、讲授诗词,实在便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如果没有对作品、对生命如此深厚的“感发”和“完美传达”,并且在传达中始终呈现出满满的正能量,叨教,全天下会有如此多的听众热爱听迦陵导师的诗词课?
诚然,诗词的作写素材可以包罗万象,风景、人物、事宜、历史等等,无不可以入诗。王国维师长西席在《人间词话》中说:“前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统统景语皆情语也。”无论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怀,寓情于景,还是缘情布景,情景交融,其本色都是因景而动于情,旨在表达和抒发情绪。
但一首好诗既是对生命的深厚“感发”,也该当是正能量的表示,即迦陵导师所言“大小正邪”。李白同样能站在唐诗的顶峰,不仅仅是由于李白写作技巧高明,我想更多的是由于李白的家国情怀。李白太爱祖国的大好河岳,足迹踏遍了大唐的名川大山。当然,李白寄情山水多少也有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一种情绪转移,或者宣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但每当我们诵读李白的诗篇,总感想熏染到墨客的爱国情怀溢满了字里行间。同样,我们诵读陶渊明的作品时,也总能感想熏染到陶渊明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之以是说“不完备如此”,是由于诗的方向,或者说诗的“站位”。大家不难创造,大凡作品与家国情怀、与公民生活紧密相连的,流传都更广泛,传播也更深远,反之亦然。所谓“诗无国界”“文学无国界”之说,那都是不区分“大小正邪”,自欺欺人罢了,又岂能盲从?我们的文学态度是“为公民做事”,如果撇开这一根本,仅仅是聊以自慰,自囿于个人狭隘的思想空间,甚或背道而驰,其作品自然没有生命力。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公民对美好生活的神往,便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文学创作的方向。
“诗心常在,白首何须改?自小弄笺吟句,屈平志,青莲采。”(李遂生《霜天晓角·诗词写作吟》)师长西席志存高远,文学态度光鲜,表现在山水诗词或风景诗词里同样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师长西席有四诗词荣获第三届诗词天下杯中华诗词大赛一等奖:《七律·黄果树瀑布》,《沁园春·荔波樟江风景区》,《水调歌头·神异梵净山》,《鹧鸪天·西江千户苗寨》,每一都城是山水诗,而且每一都城耐读。又如师长西席2023年2月28日揭橥在广东《诗词》报的四首沁园春:《沁园春·峨眉山》,《沁园春·长白山》,《沁园春·西岳》,《沁园春·台湾玉山》,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山水诗,却都闪烁着亮丽的光彩。再比如,师长西席很多抒写花花草草的诗词,也都以小见大,正气丰裕。师长西席写百合花,说它“喇叭吹响攻坚号,中原脱贫奏乐章。”写牵牛花,说它“并肩携手迎风雨,甘为知音把命赊。”写紫薇花,说它“阅尽世间兴与替,靓装盛夏逐超凡。”写梅花,说它“傲雪精灵,迎春大使,隆冬独自妆尘世。”写康乃馨,说它“回报恩典,盛开感念,赤橙黃绿呈心愿。”写映山红,说它“当年切切盼红军,如今款款镶中原。”写月季花,说“游人如若不文明,给他颜色瞧瞧看。”写桃花,说“谁说轻佻,何言色相,历经冷漠方时尙。”等等,哪一句不是“情语”?所有这些诗词,都得益于师长西席“诗心常在”,态度光鲜,正能量满满,家国情怀满满,皆堪为山水诗词的佳作。
我们再一起来读读师长西席这首获奖作品《鹧鸪天·西江千户苗寨》,全文如下:
白水流连吊脚楼,莹莹镜里影悠悠。
青山装点添神韵,风雨桥头涌客流。
不雅观晚景,醉心头,万灯齐放亮环球。
银河光顾苗家寨,梦幻瑶池随意率性游。
多么美好的风景,多么美好的家园!
我认为,当代墨客的义务之一,便是要创造美好家园,歌吟美好生活,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公民生活的热爱。
四
诚然,一首好诗的出身,不只表示墨客的文学素养,表示墨客的写作水平的高低,更应该表示墨客的作品“公民化”,表示墨客的家国情怀,表示墨客的精神道德涵养。
师长西席从教三十余载,桃李满天下,曾担当过中国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目前受聘为益田书院诗教部教授,并担当瓮安县诗联协会顾问,写诗三十余载,揭橥诗词逾万,屡屡获奖,文学素养可圈可点。而且师长西席一向看重修身养性,同样为人师表,他有一首七律叫《修身养性咏诗词》写得好,全诗如下:
黄鹂鸣柳柳依人,紫燕衔泥泥垒新。
雨后晴空飞逸兴,面远景致涨驰神。
春描彩画桃源境,秋赋华章庙瑟音。
清韵悠扬堪养性,诗花绽放利修身。
好一个清韵养情、诗花修身!
如果说诗词是有格局的,那么一定是诗词家的格局决定了诗词的格局。同理,师长西席的格局决定了师长西席的诗词不同凡响。
一个把诗词当作生命的人,一个把家国情怀奉为写作圭表标准的人,一个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定为写作追求的人,他的作品将注定光芒四射,流芳百世。
反不雅观眼下,有些墨客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面前损失了基本的道德教化,他的写作持巧越高,越自欺欺人,越随意马虎使诗坛趋向功利化。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公职职员、专业作家,拿着纳税人的钱却写些侵害纳税人的笔墨。那些频频爆料的金钱交易,阔别大众的作品,什么下半身诗、屎尿诗、口水诗等庸诗烂诗,泛滥成灾,不堪入目,既毒害了诗坛,也毒害了读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朝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愿我们的诗坛日渐风清气正,呈现出更多像师长西席这样精良的诗词家,创作出更多精良的诗词。
末了,我想借师长西席的一首七绝《人生中途》来结束全文:
加油还要像当初,虽说人生过中途。
击棹扬帆仍奋进,不登彼岸是庸夫!
是为序。
2024.9.21夜
作者简介
杨 沐,笔名有春天、木兮春兮等,籍贯江西。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会员。从前有作品在中心公民广播电台“子夜诗会”专栏播出及《青年作家》杂志上揭橥,作品散见于《诗词月刊》、《诗词天下》、《长江诗歌》、《西部作家》、《新诗歌》等全国各地报刊,以及中华诗词学会企工委、中国散文学会、喷鼻香港诗词、江西诗词、安微诗词等公众年夜众号平台,以及中国诗歌网、词网、散文在线等网络平台,多次获奖,入编各种选本六十余种。
2017年创办微刊《诗艺国际》("大众年夜众号平台)。